
- 作 者:(苏)瓦西利耶夫(Васильев,Ю.А.)著,汤正方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81
- ISBN:3017·296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3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目录 1
第一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社会预见 8
1.列宁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体系观点和社会预见 9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中的历史规律和社会预见问题 16
3.列宁论历史的规律性和历史规律的特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社会预见 28
4.阶级立场和社会预见 40
第二章 科学规律和社会预见 47
1.科学规律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47
2.历史因素和逻辑因素。规律—趋势 56
3.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规律观看社会预见的几个一般问题 70
1.从研究现在到预见未来。辩证的发展理论和新事物的预见 84
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和社会预见 84
2.社会研究客体的成熟性是科学预见的前提 88
3.历史类比的预言意义 93
4.社会预见是对社会发展客观可能性的认识 109
第四章 世界历史前景的预见 131
1.阐明历史发展的总路线是社会预见的中心任务 131
2.预见到的未来和历史的必然 136
3.实证论社会学否认预见世界历史前景的可能性。资产阶级的未来学和一般社会预测问题 153
第五章 社会预见和革命实践 169
1.实践活动的预见、目的和结果 169
2.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预见的过程。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 186
结束语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