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应家权主编;罗昌龙副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500807x
- 标注页数:400 页
- PDF页数:31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9 ≥4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篇 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12
第一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12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区别联系 12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建立的依据 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典型模式比较 24
第四节 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的选择 32
第二章 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42
第一节 相互关系的基本内容 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优化标准和理论原则 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具体形式建立的客观依据 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典型模式 60
第三章 产品分配的具体形式 66
第一节 产品分配形式的内容和历史性质 66
第二节 按劳分配具体形式及其具体形式模式 70
第三节 中国按劳分配模式的选择 92
第二篇 经济体制的核心 100
第四章 经济运行机制 100
第一节 经济运行机制的概念和内容 100
第二节 经济运行分类机制的建立 106
第三节 经济运行机制典型模式比较 117
第四节 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 124
第五章 经济管理方法及其结构模式 131
第一节 经济管理方法的概念及内容 131
第二节 经济管理方法的建立和运用 137
第三节 中国经济管理方法结构模式的选择 151
第六章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155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155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运行目标和控制方式 162
第三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典型模式比较 168
第四节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175
第七章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 183
第一节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183
第二节 微观经济的运行目标和管理原则 189
第三节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典型模式比较 197
第四节 中国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203
第八章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的统一 209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 209
第二节 生产投入的统一 218
第三节 生产资料流通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统一 223
第四节 消费资料流通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统一 228
第五节 财政金融管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232
第九章 经济管理机构 236
第一节 经济管理机构的概念、内容及一般形式 236
第二节 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 241
第三节 中国经济管理机构模式的选择 252
第十章 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261
第一节 外贸管理体制 261
第二节 技术和资金引进管理体制 273
第三节 涉外劳务管理体制 281
第三篇 经济体制的保障体系 285
上篇 经济运行中的主观保障体系 285
第十一章 教育和人才与经济体制的建立 285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285
第二节 中国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协调 293
第三节 人才与经济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301
第四节 中国人才管理模式的选择 304
第十二章 民族心理素质与经济体制的建立 309
第一节 民族心理素质及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309
第二节 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 313
下篇 经济运行中的社会保障体系 336
第十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 336
第一节 政治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336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340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及其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344
第十四章 经济体制与民主和法律制度的协调 351
第一节 经济体制与民主制度的协调 351
第二节 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的协调 363
第四篇 经济体制的改革 375
第十五章 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375
第一节 改革的一般准备 375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及改革决策权的划分 3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道路对比 389
附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学》的体系结构 397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