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明十三陵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明十三陵
  • 作 者:胡汉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0627025
  • 标注页数:440 页
  • PDF页数:4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3 ≥4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综述 1

第一节明十三陵形成的历史原因 2

第二节陵寝建筑特点 8

第三节历史沿革概况 13

第二章明十三陵的营建 18

第一节卜选陵址 18

一、卜选人 18

二、卜选程序 23

三、卜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4

第二节制定陵寝规制 42

第三节组织施工 52

一、遣官督造 52

二、集结匠役 57

三、筹集物料 61

四、筹办经费 74

五、安排施工顺序 79

第四节拟定陵名 85

第三章陵寝建筑及附属建筑设施 90

第一节玄宫建筑 90

一、定陵玄宫制度 91

二、其余十二陵玄宫制度推测 94

第二节地上寝园建筑 109

一、原有规制 109

二、沿革变迁 128

三、现状 144

第三节陵区附属建筑设施 220

一、军事防御建筑设施 221

二、行宫、苑囿 228

三、其他 230

一、皇、孝二陵陵制变革奠定了天寿山陵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233

第四章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源流及建筑艺术成就 233

第一节天寿山陵寝制度源流探析 233

二、天寿山陵制对清陵制度产生的巨大影响 247

第二节明十三陵的建筑艺术成就 252

第五章明十三陵的墓主 257

第一节长陵:明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 257

第二节献陵:明仁宗朱高炽与皇后张氏 260

第三节景陵: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 264

第四节裕陵:明英宗朱祁镇与皇后钱氏、周氏 266

第五节茂陵:明宪宗朱见深与皇后王氏、纪氏、邵氏 269

第六节泰陵:明孝宗朱祐樘与皇后张氏 274

第七节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与皇后夏氏 277

第八节永陵:明世宗朱厚熄与皇后陈氏、方氏、杜氏 279

第九节昭陵:明穆宗朱载垕与皇后李氏、陈氏、李氏 282

第十节定陵:明神宗朱翊钧与皇后王氏(孝端)、王氏(孝靖) 286

第十一节庆陵:明光宗朱常洛与皇后郭氏、王氏、刘氏 290

第十二节德陵:明熹宗朱由校与皇后张氏 292

第十三节思陵:明崇祯帝朱由检与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 294

第六章陵区内的明代皇妃、太子、太监墓 297

第一节明成祖皇妃坟——东西二井 298

第二节明宪宗皇贵妃万氏坟 303

第三节明世宗皇妃、太子坟 308

一、沈、文、卢三妃坟——悼陵 308

二、四妃二太子坟 312

三、贤妃坟 315

第四节明神宗皇贵妃郑氏暨二李、刘、周四妃坟 317

第五节明崇祯帝太监王承恩墓 320

第七章陵寝相关礼制 322

第一节帝后殓葬礼仪 322

第二节长、献、景三陵皇妃殉葬制度 326

一、明朝 328

第三节陵寝祭祀礼制 328

二、清朝及民国初年 352

第八章帝制时代的天寿山陵寝管理 355

第一节明朝——视天寿山陵区为神圣禁地 355

一、监、卫、署并行的管理机构 355

二、陵区、禁山的管理制度 363

三、守口与巡山 365

第二节大顺政权——下令合葬崇祯帝后于田妃墓中 367

第三节清朝——以最优厚的古帝王礼管理十三陵 369

一、司香内使、陵户及明裔一等侯的设置 369

二、礼葬崇祯帝后,营建明思陵 372

三、废陵禁,护陵园 374

第九章明十三陵的文物保护和利用 381

第一节国民政府对十三陵的保护 381

第二节定陵的考古发掘及其历史意义 383

一、定陵考古发掘的目的及经过 383

二、定陵发掘的历史意义 388

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396

附录: 400

主要参考书目 433

后记 43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