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卜玉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9029690
- 标注页数:234 页
- PDF页数:26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2 ≥2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在过去的掌心之中——传统课程核心理念形态的变迁及其方法论反思 1
一、方法的规定 1
二、传统课程核心理念形态的变迁及其方法论反思 3
1.“目的——工具一体化”形态的课程理念 5
2.“工具——方法”形态的课程理念 19
3.“工具——内容”形态的课程理念 31
4.“手段——目标”形态的课程理念 38
三、小结:历史连续性中的课程理念变迁特点及其遗产 51
1.变迁特点 51
2.影响因素 55
3.传统课程理念的现代遗产 59
第二章 纷至沓来——探寻课程理念出路的各种现代尝试 65
一、工具形态课程理念的“认同危机” 65
二、探寻课程理念出路的各种现代尝试 72
1.“个体解放——存在经验”形态的课程理念 72
2.“社会公正——批判、抵制及其超越”形态的课程理念 84
3.“过程——实践交往”形态的课程理念 95
三、小结:课程理念问题域的现代转换 108
1.两种现代课程理念形态间的比较:差异与互补 109
2.课程理念问题域的转换 110
第三章 走出维谷——未来课程理念的可能走向 113
一、一个融贯统一的范例:“工具主义伦理——目的与工具统一”形态的课程理念 114
1.对人的观念的改造 118
2.对经验性质的改造 119
3.对道德观念的改造 122
二、规范课程理念基本因素的现代变迁 138
1.时代精神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昭示 138
2.对人的存在论认识 148
3.来自知识观变迁的审视 155
三、课程理念出发点的重新定位 163
四、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准则 174
1.认识性准则 176
2.伦理性准则 179
3.美学准则 182
4.复杂性准则 186
五、新课程理念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因素的适切性 195
1.我国当代课程理念的历史积淀 197
2.新课程理念在我国当代运行的基本条件 207
六、小结:一个问题的答案 221
结束语:过去与未来之间 224
参考资料 227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