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加重构成犯罪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加重构成犯罪研究
  • 作 者:卢宇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878476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3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8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 陈兴良 1

序 陈兴良 1

导论 1

目录 1

上篇 加重构成犯罪总论——加重构成犯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一章 加重构成犯罪概述 17

第一节 加重构成犯罪的概念 17

一、加重构成犯罪的概念之争 17

二、加重构成犯罪概念之我见 20

三、加重构成犯罪的学理分类 30

第二节 加重构成犯罪的特征 36

一、加重构成犯罪的构成特征 36

二、加重构成犯罪的罪状特征 37

三、加重构成犯罪的刑罚特征 39

一、加重构成犯罪的归责基础 40

第三节 加重构成犯罪的刑事归责 40

二、加重构成犯罪的归责要素 49

三、加重构成要件竞合的归责 54

第二章 加重构成犯罪与未完成罪 57

第一节 加重构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57

一、加重构成犯罪未完成形态之争 57

二、加重构成犯罪存在未完成形态 61

第二节 加重构成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63

一、加重构成之未完成罪的认定 63

二、未完成罪认定中的具体问题 66

第三章 加重构成犯罪与共同犯罪 72

第一节 共同犯罪中的加重构成 73

一、共犯与加重犯的同一关系 73

二、共犯与加重犯的交叉关系 78

一、将共犯形式作为加重手段 90

第二节 加重构成中的共同犯罪 90

二、将共犯身份作为加重身份 91

第四章 加重构成犯罪与犯罪竞合 93

第一节 加重构成犯罪与法条竞合 94

一、加重构成犯罪与他罪的法条竞合 94

二、加重构成犯罪法条竞合中的疑难问题 97

第二节 加重构成犯罪与罪数形态 101

一、加重构成犯罪的罪数形态 101

二、加重构成犯罪数具体认定 103

下篇 加重构成犯罪分论——加重构成犯罪类型化研究第五章 情节加重犯 117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概述 117

一、情节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117

二、情节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123

三、情节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128

一、情节加重犯认定之关键 132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的认定 132

二、加重情节客观要素的认定 135

三、加重情节主观要素的认定 139

第六章 结果加重犯 145

第一节 结果加重犯的概述 145

一、结果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145

二、结果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150

三、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153

第二节 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159

一、结果加重犯因果关系的认定 159

二、加重结果犯主观要素的认定 164

第七章 数额加重犯 174

第一节 数额加重犯的概述 174

一、数额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174

二、数额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177

三、数额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182

第二节 数额加重犯的认定 187

一、加重数额的认定 187

二、加重数额的计算 194

第八章 对象加重犯 199

第一节 对象加重犯的概述 199

一、对象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199

二、对象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02

三、对象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04

第二节 对象加重犯的认定 205

一、对象加重犯的对象范围 205

二、对象加重犯的主观认定 206

第九章 身份加重犯 212

第一节 身份加重犯的概述 212

一、身份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212

二、身份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15

三、身份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16

第二节 身份加重犯的认定 220

一、身份加重犯主体范围的界定 220

二、身份加重犯主观要素的认定 228

第十章 手段加重犯 230

第一节 手段加重犯的概述 230

一、手段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230

二、手段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33

三、手段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35

第二节 手段加重犯的认定 237

一、“聚众”作为手段加重的认定 237

二、“二人以上轮奸”的认定 239

三、“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242

四、“持枪”与“持械”的认定 242

五、手段加重犯认定中的其他问题 248

第十一章 时间加重犯 252

第一节 时间加重犯的概述 252

一、时间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252

二、时间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55

三、时间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57

第二节 时间加重犯的认定 261

一、“严打”时期与时间加重犯 261

二、“战时”的认定 263

第十二章 地点加重犯 266

第一节 地点加重犯的概述 266

一、地点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266

二、地点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67

三、地点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69

一、“公共场所”的认定 272

第二节 地点加重犯的认定 272

二、“交通要道”的认定 274

三、“公共交通工具”的认定 274

四、“入户”的认定 279

第十三章 行为加重犯 289

第一节 行为加重犯的概述 289

一、行为加重犯的相关概念 289

二、行为加重犯的相关立法 292

三、行为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295

第二节 行为加重犯的认定 296

一、本身性质加重的行为的认定 296

二、同种行为加重的认定 298

三、异种行为加重的认定 304

结语——加重构成犯罪的立法评析与建议 308

主要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2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