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全德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6144·270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7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1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1
二、杂种一代优势的表现 3
三、杂种二代优势的衰退 9
四、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 11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与作物的繁殖方式 18
一、有性繁殖作物 18
二、无性繁殖作物 20
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21
四、不同繁殖方式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21
第三节 作物雄性不育的利用 24
一、“三系”的概念和应用 25
二、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 28
三、“三系”遗传上的相互关系 31
第四节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33
一、玉米杂交种的类型 34
二、玉米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36
三、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41
四、杂交玉米的繁殖和制种 49
第五节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56
一、水稻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56
二、水稻“三系”的选育 58
三、杂交水稻的繁殖和制种技术 69
第六节 高粱杂种优势的利用 81
一、高粱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82
二、高粱“三系”的选育 84
三、杂交高粱新组合的选育 91
四、杂交高粱的繁殖和制种技术 93
第七节 化学杀雄技术的应用 96
一、化学杀雄的基本原理 97
二、水稻化学杀雄的制种技术 100
三、小麦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