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水稻株型改良的理论与实践
  • 作 者:沈福成,刘传秀编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5840393
  • 标注页数:207 页
  • PDF页数:2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8 ≥2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水稻株型的定义和意义 1

一、株形与株型 1

二、水稻性状的分类 3

三、广义的株型与狭义的株型 11

四、水稻高光效株型 14

五、水稻株型的重要作用 15

第二章 水稻株型的进化 18

一、野生稻的株型 18

二、高秆栽培稻的株型 20

三、矮秆栽培稻的株型 23

四、野生稻、高秆稻、矮秆稻株型的比较 24

五、形态各异的品种资源 27

第三章 水稻株型的进化与经济产量 28

一、茎态由匍匐变为直立 28

二、从多年生到一年生 29

三、从异花授粉到自花授粉,结实率由低到高 30

四、叶片由小到大披,又由大披到中等大小且直立 30

五、叶面积指数由小到大,光合势不断增加 31

六、稻穗由小到大,籽粒着生由稀到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库由小到大 31

七、落粒性由易落粒到易脱粒和不易脱粒 32

八、株高的变化 33

九、芒从长到短再到无 33

十、从一类生长生态环境到多类生长生态环境 34

十一、籽粒变大,充实度及结实率变好 38

十二、谷草比由小变大 38

十三、水稻株型的进化与经济产量 39

第四章 水稻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 41

一、卷叶性状的遗传 41

二、剑叶比叶重的遗传 41

三、叶脉厚度的遗传 45

四、剑叶长度、宽度及开张角度的遗传 50

五、遗传性状表现的相对性 63

第五章 在矮秆直立叶丰产型水稻品种育成之后水稻株型的改良研究 70

一、水稻理论产量的潜力及现代高产品种或组合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 70

二、在矮秆叶片直立丰产型品种育成之后水稻株型的改良研究 76

三、杂交稻与常规稻 81

四、水稻高产株型的理想模式 85

第六章 关于水稻高光效株型的研究 87

一、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其叶长、宽、角度的关系 89

二、水稻净光合速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91

三、单叶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的关系 95

四、单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96

五、单叶净光合速率与透光率的关系 98

六、单叶净光合速率同株高的关系 100

七、单叶净光合速率与谷草比的关系 100

八、单叶净光合速率同气孔密度的关系 101

九、单叶净光合速率与维管束之间的关系 101

十、单叶净光合速率同抽穗期的关系 101

十一、单叶净光合速率与单位叶面积含氮量的关系 102

十二、不同株型的水稻品种各叶位叶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株型的关系 103

十三、不同株型的水稻品种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株型的关系 106

十四、净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107

十五、高光效水稻株型的要求 112

第七章 水稻卷叶性状的研究 116

一、卷叶性状的基因来源 116

二、卷叶性状的定量分析法 117

三、卷叶性状的分类 119

四、卷叶性状对叶片的直化作用 119

六、卷叶性状的遗传研究 120

五、卷叶性状的光合生态特点 120

七、卷叶性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133

第八章 水稻株型改良与水稻栽培 137

一、个体株型与群体株型——合理的生态平衡系统 137

二、水稻若干性状的自动调节能力 139

三、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水稻株型要求 144

四、同一株型的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态反应 153

五、良好的水稻品种株型,良好的栽培技术调节,以形成良好的株型群体 159

一、涛源一季亩产超吨粮的生产概况 163

第九章 从涛源经验——优良生态环境、优良株型水稻品种加上优良的栽培技术,获得一季亩产超吨粮的经验,看水稻株型的作用 163

二、涛源的生态环境 165

三、涛源的水稻栽培技术 172

四、涛源吨粮田的品种及其株型要求 177

五、涛源经验的评述和启示 179

第十章 与水稻株型有关的育种技术问题 189

一、组合的选配 189

二、后代的选择 191

三、产量鉴定 192

四、水稻的边际效应 193

参考文献 20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