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全国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精析  中级
  • 作 者:石任兵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39670
  • 标注页数:915 页
  • PDF页数:9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2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927 ≥91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药学 1

第一单元 中药学的发展 1

第二单元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5

第三单元 中药炮制 7

第四单元 药性理论 10

第五单元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17

第六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20

第七单元 解表药 23

第八单元 清热药 31

第九单元 泻下药 45

第十单元 祛风湿药 50

第十一单元 化湿药 56

第十二单元 利水渗湿药 59

第十三单元 温里药 64

第十四单元 理气药 68

第十五单元 消食药 72

第十六单元 驱虫药 74

第十七单元 止血药 76

第十八单元 活血化瘀药 81

第十九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90

第二十单元 安神药 99

第二十一单元 平肝息风药 103

第二十二单元 开窍药 109

第二十三单元 补虚药 111

第二十四单元 收涩药 124

第二十五单元 涌吐药 130

第二十六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132

第二十七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 134

中药化学 137

第一单元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 137

第二单元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138

第三单元 糖和苷类化合物 145

第四单元 醌类化合物 151

第五单元 苯丙素类 156

第六单元 黄酮类化合物 159

第七单元 萜类和挥发油 167

第八单元 三萜类化合物 172

第九单元 甾体类化合物 177

第十单元 生物碱 185

第十一单元 鞣质 194

第十二单元 其他成分 196

方剂学 199

第一单元 总论 199

第二单元 解表剂 203

第三单元 泻下剂 208

第四单元 和解剂 212

第五单元 清热剂 216

第六单元 祛暑剂 222

第七单元 温里剂 224

第八单元 补益剂 227

第九单元 固涩剂 233

第十单元 安神剂 236

第十一单元 开窍剂 238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240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243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248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251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254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259

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262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264

中医基础理论 265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65

第二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268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271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277

第五单元 藏象 283

第六单元 精气血津液 300

第七单元 经络 307

第八单元 体质 313

第九单元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317

第十单元 病因 320

第十一单元 发病 327

第十二单元 病机 330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337

中药药理学 343

第一单元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343

第二单元 解表药 351

第三单元 清热药 355

第四单元 泻下药 361

第五单元 祛风湿药 364

第六单元 芳香化湿药 368

第七单元 利水渗湿药 370

第八单元 温里药 374

第九单元 理气药 378

第十单元 消食药 382

第十一单元 止血药 384

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387

第十三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394

第十四单元 安神药 397

第十五单元 平肝息风药 399

第十六单元 开窍药 402

第十七单元 补虚药 405

第十八单元 收涩药 415

第十九单元 驱虫药 418

第二十单元 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基本知识 419

药事管理学 423

第一单元 药事与药事管理 423

第二单元 药品与药品标准、药品管理分类及药师职责 426

第三单元 药事组织管理 433

第四单元 中药管理 436

第五单元 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444

第六单元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450

第七单元 药品监督管理 461

第八单元 中医药条例 466

第九单元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470

第十单元 医疗卫生系统职业道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473

中药药剂学 477

第一单元 中药药剂学绪论 477

第二单元 制药卫生 482

第三单元 粉碎、筛析与混合 488

第四单元 散剂 492

第五单元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495

第六单元 浸出药剂 503

第七单元 液体药剂 510

第八单元 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 519

第九单元 外用膏剂 534

第十单元 栓剂 541

第十一单元 胶剂 545

第十二单元 胶囊剂 547

第十三单元 丸剂 550

第十四单元 颗粒剂 557

第十五单元 片剂 560

第十六单元 气雾剂 572

第十七单元 膜剂 575

第十八单元 药物制剂新技术 577

第十九单元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580

第二十单元 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583

第二十一单元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586

中药调剂学 589

第一单元 绪论 589

第二单元 调剂人员的职责与道德规范 590

第三单元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595

第四单元 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 619

第五单元 合理用药 624

第六单元 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633

第七单元 中药用量与计量 638

第八单元 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 644

第九单元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650

第十单元 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 666

第十一单元 中药临方炮制 680

第十二单元 中药煎服 684

第十三单元 药品采购与供应 690

第十四单元 中药品质变异 697

第十五单元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704

第十六单元 中药养护技术 712

第十七单元 常用中药的养护 720

第十八单元 医院药检工作与药品质量管理 730

中药炮制学 733

第一单元 中药炮制学概况 733

第二单元 炮制与临床疗效 736

第三单元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742

第四单元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747

第五单元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751

第六单元 净选加工 756

第七单元 饮片切制 760

第八单元 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 766

中药鉴定学 825

第一单元 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825

第二单元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827

第三单元 中药的鉴定 830

第四单元 根及根茎类中药 835

第五单元 茎木类中药 861

第六单元 皮类中药 865

第七单元 叶类中药 870

第八单元 花类中药 874

第九单元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878

第十单元 全草类中药 887

第十一单元 藻、菌、地衣类中药 893

第十二单元 树脂类中药 897

第十三单元 其他类中药 900

第十四单元 动物类中药 902

第十五单元 矿物类中药 911

购买PDF格式(2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