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端决策参考  4  经济前沿
  • 作 者:于憬之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1503107
  • 标注页数:345 页
  • PDF页数:35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3 ≥3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3

李忠杰:用历史与世界两个眼光解读“十二五”规划 3

王梦奎: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 5

吴敬琏:“十二五”平衡的难点在哪里 14

厉以宁: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会是怎样的 17

迟福林:“十二五”转型的特殊性有哪些 22

卫兴华:总结“十一五”引领“十二五” 25

郑晓亮:决策、发展、和谐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三大支撑 29

张蔚萍:领会五中全会基本精神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4

张晓晶:未来五年,中国如何从容应对挑战 42

第二编 49

姜春云: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 49

胡鞍钢:“十二五”如何消解“发展悖论” 63

毛立言:进入新阶段的新任务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部署 67

刘灿:加快转变 科学发展 71

杨英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74

刘宝莱: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 77

牛文元:和谐城市要走绿色之路 80

陆远如:以“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82

陈建华:推动企业走科学发展新路 85

第三编 91

李毅中:“十二五”: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 91

吴敬琏: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 96

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98

迟福林:发展方式转型涉及哪些重大问题 105

卫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07

朱健: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114

赵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遵循经济规律 120

武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123

卫兴华: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127

刘国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129

第四编 139

吴敬琏:对如何走出宏观经济两难困境的思考 139

迟福林:我国开始进入第二次改革新阶段 147

王健 谭琦: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与宏观经济政策 151

徐策:2011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展望 155

刘树成:深刻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调控新变化 160

胡敏:从三次加息的宏观经济背景看抑制通胀 165

王小广: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68

辜胜阻 武兢:经济“两难”需要宏观调控“平衡术” 172

第五编 179

谢旭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179

周天勇:财税体制改革是第二次改革的重点 184

张斌:“十二五”财税体制改革国内环境发生四大变化 191

贾康:中国地方税体系仍未成型 193

李旭章: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195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 197

刘尚希:土地财政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吗 204

吴学安:靠深化税制改革走出“土地财政”困局 207

张车伟: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制度规则 209

高培勇: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重在建机制、构渠道 214

第六编 221

戴相龙: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 221

刘国光: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226

周天勇:“十二五”富民的一些重大战略、改革和政策 230

张宇:五中全会提出“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意味深长 235

迟福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形成民富优先的制度保障 238

黄范章:推行“财产性收入”大众化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241

宋晓梧:贫富差距与改善民生 248

贾康:谈“国富民穷”说的偏颇 256

龚高健:“十二五”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259

第七编 267

韩长赋:“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 267

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274

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 279

辜胜阻:改革土地制度 促城镇化健康发展 283

迟福林:“十二五”城市化的五大追问 286

蔡永飞:从“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三农”问题 290

迟福林: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293

白永秀: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97

张红宇: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00

孙景淼: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维 304

第八编 311

谢伏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 311

夏斌:扩内需是保增长的关键 317

刘伟: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增强创新力 319

王东京:扩大内需应提升为国家战略 323

赵振华: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 327

丁任重 张素芳:扩大内需与国民收入分配调整 332

杨宜勇:既要增加收入,也要学会消费 337

胡培兆:扩大内需应有新思路 340

刘琳: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342

后记 34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