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法高著
- 出 版 社:台联国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2
- ISBN:
- 标注页数:446 页
- PDF页数:48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8 ≥4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音变 5
壹、通论 5
一、1953年以前诸家的说法简介 6
二、1953年以后诸家的说法述评 15
三、经典释文诸书例证之分类 28
四、音变发生的时代 41
贰、字表 50
一、非去声或淸声母为名词,去声或浊声母为动词或名谓式 53
二、非去声或淸声母为动词、去声或浊声母为名词或名语 59
三、形容词 71
四、方位词 75
五、动词 77
六、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 81
七、去声或浊声母为旣事式 85
八、去声为副词或副语 87
附录一:羣经音辨卷六简目 88
附录二: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简目 89
附录三:周法高语音区别词类说简目 90
附录四:G.B.Dowrer,Derivation by Tore charge in Classical Chinese简目 91
附录五:索引 92
第二章 重叠 97
壹、通说 97
贰、叠音形式 114
一、诗经中叠音形式列举 114
二、诗经中叠音形式的统计 118
叁、部份叠音形式 128
一、部份叠音形式列举 128
Ⅰ、状词 131
Ⅱ、名词 137
Ⅲ、单呼词 140
二、部份叠音形式的分析 141
三、杜谱中全部部份叠音形式的统计 149
肆、重叠形式(或与其他成份)的结合 154
一、两组叠音形式的结合 154
二、两组部份叠音形式的结合 160
三、重叠形式前加同义的单音形式 161
附录一 部份叠音的复词 163
附录二 间隔的重叠 181
第三章 附加语 202
壹、前附语 203
一、名词的前附语 203
Ⅰ、「有」 203
Ⅱ、「不」、「弗」 205
Ⅲ、「夫」 205
Ⅳ、「于」 205
Ⅴ 「勾」 206
Ⅵ 「子」 206
Ⅶ、「阿」 209
Ⅷ、「老」 213
二、状词的前附语 214
Ⅰ、「有」 215
Ⅱ、「其」 221
Ⅲ、「斯」 222
Ⅳ、「思」 222
Ⅴ、通论「有」、「其」、「斯」、「思」 223
三、动词的前附语 234
Ⅰ、「言」 237
Ⅱ、「爰」 242
Ⅳ、「聿」 244
Ⅳ、「遹」 245
Ⅴ、「曰」(「越」) 245
Ⅵ、「于」 248
Ⅶ、「薄」 251
贰、后附语 253
一、名词的后附语 253
Ⅰ、「父」、「甫」 253
Ⅱ、「斯」 254
Ⅲ、「也」 255
Ⅳ、「子」 259
Ⅴ、「儿」 263
Ⅵ、「头」 264
二、状词的后附语 265
Ⅰ、「然」 270
Ⅱ、「若」 290
Ⅲ、「如」 291
Ⅳ、「尔」(「耳」) 293
Ⅴ、「而」 295
Ⅵ、「斯」 296
Ⅶ、「其」 296
Ⅷ、「焉」(「安」) 299
Ⅸ、「乎」 300
Ⅹ、「诸」 303
Ⅺ、「兮」 303
三、代词的后附语——「馨」 305
叁、中附语——「之」 306
第四章 复词 308
壹、诗经国风中二字组合的分析 315
一、「主语+述语」的二存组合 319
二、「述语+宾语」的二字组合 320
三、「介词+介词宾语」的组合 321
四、「副语+述语」的二字组合 322
五、述语连用的二字组合 325
六、「普通形容语+端语」的二字组合 325
七、「领位形容语+端语」的二字组合 336
八、平行的二存组合 341
九、特别名词的二字组合 354
十、余论 358
贰、孟子中复词的分析 364
一、平行的二字组合 365
二、「形容语+端语」的二字组合 398
三、其他构成复词的组合 414
四、特别名词 421
附录:孟子中的重叠形式和附加语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