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
  • 作 者:杨东篱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0743790
  • 标注页数:296 页
  • PDF页数:30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7 ≥2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研究意义 1

二、伯明翰学派及其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谱系学 6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15

第一章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17

第一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 17

一、现代性的危机与民众的崛起——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生成的社会语境 17

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主义——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生成的理论语境 27

第二节 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迁移 36

一、文学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起点 36

二、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迁移的轨迹 40

三、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61

第二章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 70

第一节 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70

一、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70

二、汤普森对“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质疑 75

第二节 文化作为物质生产的过程 78

一、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上层建筑模式 78

二、文化是一种物质生产过程 88

第三节 文化作为承载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 92

一、反思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92

二、文化是承载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 102

第四节 文化作为联系物质生产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符号系统 105

一、文化是联系物质生产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符号系统 105

二、文化概念的发展轨迹 110

第三章 从文化研究到通俗文化研究 114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领导权 114

第二节 对通俗文化的界定 117

一、通俗文化是一种都市文化 118

二、通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 125

三、通俗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 145

四、通俗文化是一种日常文化 157

第四章 通俗文化对社会的介入 167

第一节 政治抵抗:“通俗文化介入社会”的方式 167

第二节 现代性的统治 173

一、现代主义:分裂、疏离与异化的观念 173

二、高雅文化与商业文化:欺骗、控制与强迫的特性 175

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主义”的统治形式与“假民主”的统治技巧 185

第三节 通俗文化直面现代性的抵抗 192

一、抵抗高雅文化与商业文化:民众的符号游击战 193

二、抵抗现代主义的偏见:寻找文化身份 197

三、抵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控制传播媒体与教育社会个体 210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222

第一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特色 222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学术影响及贡献 226

一、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英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伯明翰学派 226

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伯明翰学派 231

三、当代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伯明翰学派 237

第三节 伯明翰学派与文化民粹主义 243

第四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发展前景 254

余论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的中国之旅 260

一、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260

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影响与误读 265

三、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275

主要参考文献 283

一、伯明翰学派的著作及文章 283

二、研究伯明翰学派的著作及文章 288

三、其他参考书目 291

后记 29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