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仰观垂象pdf电子书下载 > 艺术
仰观垂象
  • 作 者:泰祥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1072884
  • 标注页数:287 页
  • PDF页数:29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8 ≥2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早期中国宇宙观与山水图式的起源 13

2.1 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5

2.1.1 天命与天道 15

2.1.2 从天文到人文 24

2.1.3 “天、地、人”三才观影响下的图式:以马王堆帛画为例 37

2.2 早期图式的创制人 42

2.2.1 巫觋与艺术:缯画的启示 43

2.2.2 画史:文人溯源 51

2.3 中国山水图式的渊源 61

2.3.1 天地分野:中国古代建筑、绘画的图式基础 62

2.3.2 星象图的绘画图式 67

2.3.3 从“山海”到山水:马王堆出土漆棺画《云气图》研究 75

第3章 山水画图式的审美化进程 83

3.1 作为一种宇宙观和审美观的山水图式 85

3.1.1 老庄天地之美思想对山水画美学观的影响 87

3.1.2 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山水画图式及其对后世影响 91

3.2 山水画体的形成和演变 100

3.2.1 从天官分野中蘖生的山水画体 100

3.2.2 修禊之事与寄情山水:以兰亭集会为例 107

3.2.3 禅宗流风下的辋川图式 113

3.2.4 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 119

第4章 观念和结构的媒介:材料 135

4.1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 137

4.1.1 五色观及其发展和色彩使用 138

4.1.2 从“青色”、“玄色”看早期色彩观念 143

4.2 水墨融合与同构 147

4.2.1 太一生水 148

4.2.2 墨的构造 151

4.3 墨分五色——笔、增、纸与水墨的结构化 155

4.3.1 统摄山水画图式的笔法结构 155

4.3.2 缯 164

4.3.3 纸 166

4.3.4 墨和水的结构法则 173

第5章 传统宇宙观的动摇和现代山水画的重构 179

5.1 西方科学世界观东渐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181

5.1.1 现代山水画重构的现实背景:西学东渐和经学的终结 182

5.1.2 现代山水画重构的观念背景:由时空观转向时间观 185

5.1.3 从科学一元论走向现实主义 187

5.2 从“改良”到“改造”:写实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画山水图式 190

5.2.1 “中国画改良”的写实主义途径 190

5.2.2 写实主义对新中国山水画图式的“改造” 194

5.3 当代山水图式的思想语境 200

5.3.1 “中国画穷途末路”说 201

5.3.2 “传统主义” 203

5.3.3 “笔墨之争” 206

5.4 写实主义解构之后 208

5.4.1 “新文人画”运动 209

5.4.2 “现代水墨”实验 212

第6章 基于多维图式的山水画 217

6.1 科学与艺术的互动 220

6.1.1 科学与艺术的互动在中国 220

6.1.2 当代物理学的宇宙图式及其影响 225

6.1.3 全息图式与山水画隐喻的相似性 229

6.2 投射原理和多维山水画图式的重建 235

6.2.1 现代物理对宇宙的探索和古代中国的宇宙模型 236

6.2.2 重新寻求图式创造的动因 240

6.2.3 理解图式的投射原理 245

6.2.4 光的映射与内观的山水画图式 251

6.3 画品反思:多维山水图式下的审美尺度 255

第7章 结语 263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