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个性化的日常如何可能  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
  • 作 者:李霞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100746
  • 标注页数:228 页
  • PDF页数:23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6 ≥2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阿格妮丝·赫勒的生平和著述 1

二、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意义 2

三、国内外关于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4

第一章 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理论渊源 8

第一节 马克思的现实分析及批判向度 8

一、自由个性的实现是异化的消除 8

二、人是实践中生成的存在 13

第二节 卢卡奇的日常生活异化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15

一、日常生活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抗 16

二、日常生活的改变:态度是第一位的 24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 36

一、赫勒理论的突出主题: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 36

二、赫勒眼中的日常生活与革命 40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生存模式 45

第一节 个体的再生产领域:日常生活在何种意义上存在 46

一、日常生活是个体的再生产领域 46

二、特性和个性统一的“个体” 50

三、从“自在”到“自为”的对象化形式 58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组织架构与一般图式 73

一、“自在的”对象化活动是“自为的”对象化活动的基础 74

二、“自在的”类本质活动的功能性 78

三、“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 83

四、“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 88

五、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92

第三章 个性化的日常生活 101

第一节 日常知识的人本化和日常交往的异质化 102

一、日常知识的人本化 103

二、日常交往:个人的社会化渠道 113

第二节 走向个性化的日常生活 129

一、个体与日常生活的自由关系 130

二、“自为个性”是自由的确证和发展的可能性 134

三、日常生活的“为我们存在” 136

四、个性化日常生活的路径 139

第三节 生活在现在与个体的选择 143

一、“生活在现在”的历史意义 144

二、生活空间的现实与虚拟 146

三、“家”是“拥有世界”的核心 148

四、幸福的主观化、完美的多元化与本真性的选择 152

第四章 赫勒与列菲伏尔、许茨日常个性的三个维度 158

第一节 回归与超越:列菲伏尔与赫勒日常生活异化消除的两种路径 158

一、列菲伏尔: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异化 158

二、两种路径:“游戏城”的节日狂欢和“理性的乌托邦” 168

第二节 实用与批判:许茨与赫勒日常主体的两种态度 179

一、日常生活世界是意义构成的世界 179

二、日常生活世界是最高的实在 185

三、日常生活的态度:实用与批判 187

第五章 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当代价值 193

第一节 个性发展的无根性 193

一、个性发展的欠缺 193

二、个性发展的先天不足 195

第二节 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 196

一、日常生活的超稳定结构 196

二、日常生活的平面化 207

三、个性化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209

参考文献 216

致谢 22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