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
  • 作 者:(美)阿伦·利普哈特著;谢岳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208137257
  • 标注页数:190 页
  • PDF页数:20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致谢 1

表格 1

第一章 导论:目标与方法 1

一、选举制度的类型 2

二、基本方法论 5

三、回顾与展望 7

第二章 选举制度:类型、模式与趋势 10

一、选举制度的向度 10

二、选举制度的其他四个变量 14

三、多数决定选举制 15

四、比例代表制:单选区制与顿特公式 21

五、有效门槛 24

六、比例代表制:单选区制与非顿特公式 29

七、比例代表制:双选区制 29

八、中间型选举制:半比例代表制、强化的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与多数决定混合制 38

九、一般模式 44

十、选举向度之间的经验联结 47

十一、趋势 49

第三章 比例性偏差度、多党分化程度与过半数胜选 60

一、比例性偏差度的测量原则 61

二、选票—议席比例偏差度:绝对值与相对值 64

三、有效政党数 68

四、过半数胜选的产生 72

五、政党、政党联盟与派系 74

六、比例性偏差度与政党制度的相互影响 75

第四章 同一个国家选举制度之间规则的变化 80

一、单向度变化:选举公式 81

二、单向度变化:有效门槛与议会规模 84

三、进一步的检验 87

四、双向度的变化 90

五、选举制度的内部变化 91

第五章 双变量与多变量分析 93

一、双变量模式 93

二、多变量模式 98

三、回归分析 102

四、合并案例重复进行回归分析 106

第六章 其他四种潜在的解释 111

一、顺序选票结构对类型选票结构 111

二、选区名额配置不当 118

三、总统制政体 121

四、政党间的选举联系 123

第七章 选举工程学:限度与可能性 129

一、调整比例性偏差度 129

二、塑造政党制度与过半数胜选 131

三、选举改革的五个典型机制 134

四、选举工程与选举制度的稳定性 139

附录 143

A.比例代表制公式 143

B.比例性偏差度指数与政党制度特征指数 149

C.数据:来源、增补、校正与澄清 153

参考文献 175

译后记 18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