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  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
  • 作 者:于殿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8036629
  • 标注页数:381 页
  • PDF页数:38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9 ≥3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史料、史学与研究方法 5

一、史料的独特性 5

二、相关专题研究 13

三、研究方法 22

第二章 “人”及其权利等差 28

一、巴比伦社会“人”的概念解说 28

二、古巴比伦社会“人”的构成 37

三、巴比伦“人”在古典社会的同侪 60

四、公民权利等差及其根源 70

五、小结 77

第三章 人本观产生的文明和文化基础 81

一、城市文明与人本观念的起源 82

二、商品货币经济与人本主义 129

三、巴比伦奇迹:农业“资本主义” 152

四、宗教特点与人本观念 187

第四章 立法精神与人本主义 208

一、立法传统与契约文明 210

二、社会秩序与公民权利 228

三、“公平”与“正义”之为立法精神 232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 244

四、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44

第五章 债务法中的人本观 256

一、错误翻译造成的错误理解 256

二、劳动条件、自由与人格 262

三、西方古典社会的参照 269

四、拯救沦为奴隶的自由民 274

五、良好的城邦不奴役自己的公民 278

六、结论 283

第六章 刑法、尊严法及人格权 287

一、传统观点对刑法有关条款的解释 287

二、传统观点的矛盾与误区 289

三、尝试一种新解释 298

四、罚金、肉刑与立法精神 301

五、扇嘴巴、重伤害与尊严法 308

六、人性与人格权 314

第七章 城市自治与人本主义 321

一、城市公民自治与中央政府监控 321

二、专制统治下的民主因素 333

三、商会(KARUM)的构成及其地位 344

四、小结 360

外文征引书目 362

中文征引书目 371

后记 378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