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诗词义旨透视镜
  • 作 者:江锦珏著
  • 出 版 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577393667
  • 标注页数:555 页
  • PDF页数:56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69 ≥5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陈满铭 1

自序 1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研究动机、范围与方法 3

一、研究动机 3

二、研究范围 6

三、研究方法 12

第二节 文章义旨概说 17

一、义旨之定义及其重要性 17

二、义旨与纲领、内容的关系 22

第二章 古典诗词之创作背景与义旨教学 28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义旨教学 29

一、先秦时期 31

二、两汉时期 33

三、魏晋时期 37

四、唐代 39

五、五代时期 44

六、宋代 44

第二节 个人背景与义旨教学 47

一、魏晋时期 49

二、唐至五代 53

三、宋代 61

第三章 古典诗词之文旨显隐与义旨教学 78

第一节 文旨全显者 80

一、抒情类 80

二、遣怀类 94

三、说理劝勉类 99

第二节 文旨显中有隐者 102

一、抒情类 102

二、遣怀类 104

三、说理劝勉类 114

四、其他 115

第三节 文旨全隐者 118

一、抒情类 118

二、遣怀类 129

三、说理劝勉类 140

四、讽谕朝政类 144

五、其他 148

第四节 文旨显隐与义旨教学之综合分析 150

一、文旨显隐之辨别 150

二、文旨情意之分析 154

第四章 古典诗词之材料使用与义旨教学 183

第一节 事材的使用与义旨教学 185

一、历史材料的使用 186

二、现实材料的使用 198

三、虚构材料的使用 208

第二节 物材的使用与义旨教学 208

一、自然物的使用 211

二、人工物的使用 234

第五章 古典诗词之章法结构与义旨教学 250

第一节「虚实」结构与义旨教学 254

一、「情景」法 255

二、「论叙」法 272

三、「空间的虚实」法 287

四、「时间的虚实」法 298

五、「泛具」法 306

第二节 其他章法结构与义旨教学 312

一、「凡目」法 313

二、「今昔」法 330

三、「因果」法 339

四、「时空交错」法 349

五、「正反」法 352

六、「浅深」法 356

七、「宾主」法 358

八、「抑扬」法 360

九、「点染」法 361

十、「并列」法 364

第三节 章法与义旨教学之综合分析 365

一、秩序律 366

二、变化律 369

三、联络律 370

四、统一律 383

第六章 古典诗词义旨教学之活动 407

第一节 义旨教学之处理顺序 407

一、题文之解释 408

二、课文本事和背景之讲述 409

三、课文义旨之处理步骤一(文义到文旨) 411

四、课文义旨之处理步骤二(文旨到文义) 415

第二节 义旨教学之活动过程——以〈正气歌〉为例 419

一、解释题文 419

二、讲述课文本事和背景 420

三、处理课文义旨之步骤一(文义到文旨) 422

四、处理课文义旨之步骤二(文旨到文义) 425

【附】〈正气歌〉之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427

第七章 结论 469

【附录】 481

高中国文所选古典诗词之主要材料 481

主要参考书目 534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