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诗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诗论
  • 作 者:朱光潜编
  • 出 版 社:桂林:漓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0752156
  • 标注页数:316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3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诗的起源 1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1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5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7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10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12

第二章 诗与谐隐 20

一 诗与谐 20

二 诗与隐 28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38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42

一 诗与直觉 43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45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49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54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58

附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65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78

一“表现”一词意义的暖昧 78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80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85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88

五“诗意”、“寻思”与修改 91

六 古文与白话 93

第五章 诗与散文 96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96

二 实质上的差异 99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101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102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108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110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112

一 节奏的性质 114

二 节奏的谐与拗 116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118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121

五 诗的歌诵问题 123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126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126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128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131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135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142

一 声的分析 142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144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147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152

五 四声与调质 154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160

一 顿的区分 160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164

三 顿与句法 165

四 白话诗的顿 168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170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 170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172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173

四 韵与诗句构造 176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177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180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 180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 184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191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196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198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198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201

附 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 207

第十三章 陶渊明 235

一 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235

二 他的情感生活 241

三 他的人格与风格 246

附录一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253

附录二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 262

附录三 诗与散文(对话) 289

后记 31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