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走近两岸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走近两岸
  • 作 者:陈孔立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1539248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同情的理解:政治心理探索 2

一、1986—1994 2

走出去交流 2

“少谈政治” 4

“文到人不到” 7

闽南小台湾 9

“不是团” 11

1.7元的“小玩意儿” 13

外界看我们 15

我的“胡说八道” 18

“三边会谈” 20

新加坡的“预习” 22

“搜集情报” 23

“天朝心态” 25

政策的延续性 28

玩不起的选举 30

南园之旅 31

要接触深层次 32

政治文化的差异 38

吴作栋总理的好意 39

白皮书的震荡 40

国民党开始有危机感 42

冲击与“打压” 44

我看台湾选举 47

走访麦寮 49

金门之行 51

二、1995—1999 53

“江八点”与台湾的回应 53

杨宪村的预言:民进党执政 55

“预测精确” 56

飞弹,飞弹 58

摊开来说 60

要有一定气度 63

政治干预教科书 64

赴台受阻 65

“外甥”的期盼 66

他们不想谈政治 69

两种“民族主义” 70

“两国论”与李登辉下台 71

三、2000—2004 73

向“一个中国”靠近 73

“听言观行”第一年 74

少数“政府”是病根 76

旁听蓝绿论战 78

“统合论”的走向 79

中学老师的声音 80

两岸关系还不算恶化 81

许文彬的“台阶” 82

邦联制的试探 84

苏进强谈“台联党” 85

政治动物 86

总干事们的快人快语 87

民生,民生 88

张昭雄的态度 90

本土化的趋势 92

陈水扁的“三多三少” 93

吴乃仁的善意回应 94

对陈水扁的“解读方法” 96

“麻烦”波及了我们 97

解读十六大报告 98

民进党的角色转换 101

大前研一的瞎猜 102

言相近,道相远 104

国民党常会厅 106

“连宋配”之后 107

2004,看好民进党 108

在泰国的讲座 108

两颗子弹之后 111

“五二○”演说前后 112

四、2005—2007 114

内行人看《反分裂国家法》 114

混进厦大听台研所的讲座 115

“台湾光复”的对话 116

“他是野狗” 117

地下电台现身说法 119

陈水扁不会下台 120

“四要一没有” 121

“台湾国民党”? 123

萧万长印象 124

萧万长谈“海西” 125

作为“大选”旁观者的萧万长 126

期待大陆的善意 127

保住执政地位 128

“入联公投”与“返联公投” 130

五、2008—2010 131

民胞物与 131

二轨?三轨? 132

我成了“鹰派” 134

得寸进尺 135

在“病房”里的民进党 137

马英九的压力 138

路线图 139

国共平台与“以党制马” 140

国际规范可以“创意解决” 142

马英九为什么要兼党主席? 144

互不否认 145

ECFA的麻烦 146

国际人格不完整 147

各种“解套”方案 148

你们叫台湾不要买 150

第二篇 绿色神主牌:民进党人印象 157

一、陈忠信 157

数学系毕业的评论家 157

焦点对谈 158

联合执政? 159

专业的选情分析 160

要有所回应 161

二、吕秀莲 163

殖民社会 163

要土地还是要人民? 164

信赖感 164

饮水思源 166

三、邱义仁 168

紫藤庐的茶叙 168

“历史性的突破” 169

政治对话 171

面对对手 172

新潮流与两次“大选” 173

四、谢长廷 175

“不公平”的见面 175

高雄—厦门城市交流 177

希望得到回应 178

五、施明德、姚嘉文、许信良、张俊宏 180

不撤飞弹就不去大陆 180

有关“两国论”的交锋 181

“大胆西进”之后 183

“台独”是国民党的需要 186

六、林浊水、沈富雄 187

林浊水“问天” 187

沈富雄谈“混血” 189

七、县市主委访问团 191

李登辉拉民进党 191

双方需要了解 192

八、民进党中央党部 193

九、“台独”党纲 195

冲突激化的产物 195

绿色“神主牌” 196

第三篇 研究者的角色:接受实践检验寄希望于谁? 200

两蒋坚持“一个中国”吗? 204

你要站在哪一边? 206

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 210

什么是台湾主流民意? 213

“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否可能? 218

陈水扁敢不敢宣布“台独”? 222

和平发展是不是一个阶段? 225

“主权共用”是否可行? 228

两岸是什么关系? 230

什么是结束敌对状态? 234

政治谈判准备好了吗? 237

博弈论可否应用于两岸关系? 243

两岸是否需要“同情的理解”? 248

“本土化模式”的尝试 25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