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社会学与现代社会pdf电子书下载 > 社会科学
社会学与现代社会
  • 作 者:刘阿荣主编
  • 出 版 社: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9868173453
  • 标注页数:382 页
  • PDF页数:39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7 ≥3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本意涵及理论发展&刘阿荣 1

第一节 社会学是什么 4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8

第三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26

第四节 欧美社会学理论的新趋势 39

第五节 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45

第六节 社会学的新视野:本书内容安排 50

第二章 反思与实践作为社会学的想象力&王崇名 57

第一节 死于爱滋病,为自我认识的欲求而死的傅柯 62

第二节 一个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71

第三节 自我认识的欲求与社会学的理解 73

第三章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王天佑 93

第一节 社会阶层化的概念 96

第二节 社会阶层化的理论 102

第三节 社会流动的概念 107

第四节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的研究 111

第四章 制作性别:社会空间与性别打造&杨长苓 119

第一节 性别是什么? 122

第二节 性别制作:仪式、命名、社会空间与日常生活 122

第三节 空间如何形塑性别观点与性别意识?家庭、工作、公共空间 126

第四节 不同相互遇见、多元彼此包容:欲望城市、同志之眼、反抗的历史 134

第五章 当代社会中的生活风格与消费&孙治本 149

第一节 瑞泽的「消费工具」概念 153

第二节 消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57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和生活风格 163

第四节 结语 169

第六章 符号社会与消费文化的兴起&王俐容 177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发展 180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意涵与影响 182

第三节 消费与当代社会 183

第四节 符号社会的消费 193

第七章 族群、记忆与国家认同&刘阿荣 201

第一节 族群的概念与国家认同的意涵 206

第二节 台湾威权时期的「教化式融合」:新族国认同是否确立? 213

第三节 民主转型期的「本土化」论述:是族国认同的重构还是解构? 220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双重断裂」的转化,是否复归于「传承」? 227

第八章 网际网路与资讯社会&王佳煌 239

第一节 网际网路的成长与发展 242

第二节 网际网路与资讯社会 247

第三节 网际网路、资讯社会与时空关系 253

第九章 专业伦理与台湾现代社会王崇名 263

第一节 国内有关专业伦理论述的批判 266

第二节 必须重返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社会学 268

第三节 专业伦理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278

第十章 两岸社会发展的比较:政治优先与经济优先的转变&刘阿荣 287

第一节 台湾地区社会发展的转变:由经济优先到政治优先 292

第二节 大陆地区社会发展的转变:由政治优先到经济优先 299

第三节 两岸社会发展的异同 309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315

第十一章 全球化与国家治理&孙治本 321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式微 325

第二节 国家治理与扩大中的全球贫富差异 328

第三节 以公民社会补充国家治理 339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永续发展&王俊秀 347

第一节 永续大审 350

第二节 不永续的结构性因素 358

第三节 永续台湾的社会建构:典范转移 364

第四节 社会运动的引爆面 372

第五节 结论 37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