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明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30013577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5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 1
一、解释主体 1
二、解释目标 27
三、解释态度 34
四、解释方法 41
五、解释理由 51
六、解释技巧 88
第二章 分则与总则 109
一、分则与总则的关系 109
二、总则对分则的指导 112
三、分则对总则的例外 150
四、分则与总则的协调 157
第三章“……的,”与“处……。” 168
一、“……的,处……。”表述罪刑规范 168
二、“……的,”标示罪状的表述完结 170
三、“……的,”与罪名的关系 175
四、“……的,”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181
五、“处……。”标明法定刑 196
第四章 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 209
一、漏洞与包容的不可避免性 209
二、避免不应有的漏洞 214
三、减少不必要的对立 243
第五章 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 283
一、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的必要性 283
二、矛盾现象的分析 286
三、保持协调的方法 311
第六章 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 340
一、犯罪的实体 340
二、法益的概念 344
三、法益对违法构成要件解释的指导 352
四、法益变更对违法构成要件的影响 375
第七章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 384
一、犯罪成立要素的分类 384
二、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确定 387
三、主观要素明示客观要素的内容 403
四、客观要素标示主观要素的内容 406
五、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关系 407
第八章 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 414
一、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的对应限度 414
二、主观的超过要素 416
三、客观的超过要素 473
第九章 单一行为与复数行为 491
一、区分意义 491
二、基本分析 498
三、争议问题 512
四、实践误区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