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
  • 作 者:马姗伊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616734
  • 标注页数:211 页
  • PDF页数:22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4 ≥2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起源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2

三、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9

一、假设 9

二、经济人假设 10

三、利己 11

四、利他 11

五、理性 11

六、方法论个人主义 12

七、方法论整体主义 13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 13

一、研究框架 13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 16

第一章 经济人行为动机的理论回顾 19

第一节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9

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七种划分 20

二、分析和总结 27

第二节 斯密前经济人思想的萌芽 31

第三节 斯密的经济人思想 33

一、斯密生活的时代与经济人思想的形成 33

二、斯密的方法论 34

三、斯密的经济人思想的内涵 34

四、斯密经济人思想的误解——斯密问题 37

第四节 经济人行为动机的发展——各流派的观点 42

一、西方经济学界的三种观点 42

二、经济学各流派的观点 4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人的行为动机 5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的理论渊源 60

一、斯密 60

二、边沁 6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思想 66

一、商品交换和经济人 67

二、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与经济人 68

三、自由人联合体——作为经济人消亡的社会条件 69

四、经济人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范畴 70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人阶级性的历史考察 71

第四节 几个有争议性的问题 80

一、经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 80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经济人 81

三、马克思经济人的二重性:抽象人和现实人 8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利他主义行为 85

一、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 85

二、计划经济理论的实践 86

三、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否存在经济人 8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中国学者的解读 95

第一节 海派经济学的观点 95

一、海派经济学:批评了经济人的三个基本命题 95

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98

三、新经济人的贡献 100

四、新经济人的不足 102

第二节 孟捷:经济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6

一、斯密经济人的矛盾 106

二、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 107

三、孟捷教授的贡献 113

四、孟捷教授的不足 115

第三节 杨春学:利己与利他 115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人 116

二、利己与利他——斯密问题 117

三、利他主义的经济模型 121

第四节 国内其他学者的观点 126

一、卫兴华教授的观点 126

二、周福安的观点 127

第四章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追求最大化 131

第一节 追求最大化 131

一、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 131

二、经济人追求“最大化”新解 135

第二节“双重最大化”的两把利刃——利己和利他 142

一、西方学者论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143

二、国内学者论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145

三、利己范畴的划分 146

四、利他 152

五、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154

第三节 利己和利他关系的研究与验证 158

一、福利辐射指数 158

二、利己和利他的博弈 162

三、利他与财富增加的关系验证 165

第四节 从经济人视角看慈善捐赠的动机 170

一、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的几个误区 170

二、慈善捐赠动机的传统划分 172

三、慈善捐赠动机的现代划分 174

四、慈善捐赠动机划分的误区 178

五、慈善捐赠动机与经济人 180

第五节 经济人与诚信危机 182

一、经济人诚信危机的表现和危害 182

二、诚信危机的原因 183

三、解决诚信危机的措施 185

第五章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从抽象走向现实 189

第一节 结论 189

一、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189

二、几个特殊社会下存不存在经济人 190

三、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 191

四、利己的划分 192

五、福利辐射指数和社会福利辐射系数 193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93

参考文献 197

致谢 20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