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龙则池组长;杨跃鸣,雷秀武副组长
- 出 版 社: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教育扶贫研究课题组
- 出版年份:2001
- ISBN:
- 标注页数:145 页
- PDF页数:15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1 ≥1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黔东南自治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1
一、背景 1
二、方法 1
三、结果及分析 2
(一)“两山”地区概貌 2
(二)“两山”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3
(三)制约“两山”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12
四、对策及建议 17
(一)关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理论思考 17
(二)推进“两山”地区发展的若干教育扶贫项目建议 21
《黔东南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建立民族寄宿制学校研究报告》 23
一、“两山”地区概况与教育问题 23
(一)“两山”地区的自然、社会概况 23
(二)“两山”地区的教育问题 26
(三)“两山”地区社会发展与教育投入的机制问题 27
二、“两山”地区建立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必要性 29
(一)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及交通困难的需要 29
(二)克服教育资源不足的需要 31
(三)克服经济贫困的需要 35
(四)克服教育文化环境封闭性的需要 40
三、“两山”地区建立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可行性 41
(一)实施“寄宿制学校”项目,时逢我国西部大开发,符合国家发展决策的方向,可以得到国家的支持 41
(二)实施“寄宿制学校”项目,符合国家扶贫精神,具有中央、省、州各级扶贫政策的保证和支持 41
(三)“两山”地区建国后多年的社会发展,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一定基础 42
四、“两山”地区建立民族寄宿制学校的基本思路 43
(一)管理体制 43
(二)兴建范围、布局以及层次与规模 43
(三)“两山”地区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总体安排 43
(四)办学经费的来源与筹措 45
《建立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扶贫助学工程项目研究报告》 47
一、“两山”地区贫困现状 47
二、“两山”地区贫困现状成因分析 50
三、建立“两山”地区扶贫助学工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53
(一)“两山”地区学生辍学情况剖析 53
(二)建立“两山”地区扶贫助学工程的重要意义 58
四、扶贫助学工程资金的筹措渠道 62
五、项目资金概算及使用管理 63
六、项目预期效益 6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民族寄宿制学校项目规划》 71
一、项目实施的依据 71
二、项目实施的原则 71
三、项目投资概算及实施步骤 72
四、项目实施预期效益 77
五、项目投资概算表 82
六、项目学校投资一览表 85
七、附图:1、黔东南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分布图2、黔东南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民族寄宿制学校分布图《来自大山深处的期盼——黔东南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教育实录(专题记录片解说词)》 113
附录: 11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月亮山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方案 119
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教育扶贫研究自然、社会、经济调查提纲 122
雷公山、月亮山地区教育扶贫研究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提纲 123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125
教师工作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127
走村入户调查询问提纲 129
农户经济状况调查登记表 133
关于在黔东南自治州主要面对雷公山、月亮山地区建设若干所民族寄宿制学校的申请报告 134
黔东南自治州民族寄宿制学校项目工程建议书 139
后记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