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代中国史论  实证的知识呈现与思想表达
  • 作 者:刘建平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725184
  • 标注页数:439 页
  • PDF页数:4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5 ≥4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 革命:思想的传播与权力的越境 3

革命政治过程中理论的生成:“新民主主义”溯源与辨流 3

苏联、斯大林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及其体制的确立 35

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 57

野坂参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新中国对日外交思想探源 84

第二部 建国:信念与谋略的政治、外交射程 109

新中国1951:农业合作化决策的过程及其政治学意义 109

意识形态陷阱:国家工业化战略与农业合作化高潮 145

作为政治改革思想先驱者的刘少奇 194

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初期的对日外交 217

“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36

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及其国际政治学意义 253

中国国际战略的概念和历史阶段 286

第三部 反思:中国问题的知识确认 301

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命运 301

在比较历史研究中理解民族主义:伪问题与真问题 308

历史与政治学视野中的党史文献编纂 317

当代中国口述史的发展及其文化身份 332

社会史学视野中的公共安全问题 342

社会冷战论:在政治史、社会史研究中理解中国 351

化解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紧张:国际法准则和中国历史的逻辑 363

战争责任问题与革命外交遗产 374

中国的日本论和对日外交危机 383

战争记忆重构:后殖民文化的国际传播学分析 393

“西藏问题”视野中的西方与中国 404

边缘性焦虑:“不高兴”中国的病理分析 412

从世界历史和中国问题理解全球化:知识、话语、体制的主体性思考 421

从思想共同体重建共同体精神 428

后记 438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