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突破与局限  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的秘密侦查
  • 作 者:邓立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061168
  • 标注页数:402 页
  • PDF页数:4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1 ≥4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 1

第一章 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的考察与反思 1

一、对新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的解读 3

二、对新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的评价:侧重于缺陷的分析 27

三、改革思路与修正建议 36

四、结语 62

第二章 自由裁量权视野下的紧急技术侦查——以紧急监听为范例的分析 63

一、何谓紧急监听 64

二、紧急监听的法理基础与实践依据 64

三、紧急监听的比较法考察 66

四、我国紧急监听的制度建构 75

五、法律条文之拟制 80

第三章 新刑事诉讼法视角下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 82

一、问题的提出 82

二、技术侦查措施法律监督的现实图景与批判 85

三、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难点何在? 91

四、观念更新与制度重构:加强技术侦查措施法律监督的若干设想 100

五、结语 125

第四章 隐匿身份侦查研究——以“虚假身份”的获取与使用为中心 126

一、隐匿身份侦查概念之厘清 126

二、对新《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1款的评价 134

三、立法展望:以“虚假身份”的获取与使用为中心 149

第五章 控制下交付的国际法考察及其立法应对——兼评新《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2款 164

一、控制下交付勃兴的历史背景 164

二、国际公约对控制下交付的规定及其历史演进 167

三、我国控制下交付立法的背景回溯 185

四、我国控制下交付立法的解读及其反思与批判 193

五、控制下交付立法的变革:路径抉择与制度设计的探索 207

第六章 秘密逮捕的当代中国命运 224

一、秘密逮捕条款引发了哪些担忧与质疑 224

二、两个无法回避的争议性问题 226

三、揭开秘密逮捕的神秘面纱 236

四、秘密逮捕历史脉络之梳理 253

五、秘密逮捕之立法变迁 267

六、秘密逮捕是否彻底消亡 274

第七章 秘密拘留及其合法性危机 276

一、什么是秘密拘留:基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二维解读 277

二、秘密拘留的历史与现实 285

三、秘密拘留与国际法的对抗与冲突 300

四、我国秘密拘留立法的回顾与总结 316

五、废除抑或完善:改革方向和途径的探索 331

第八章 特殊侦查措施及相关证据问题研究——以《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5条为中心的探讨 351

一、何谓特殊侦查措施 353

二、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传统处置与弊端 371

三、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制度变革及问题 376

四、改革思路与操作建议 383

五、余论 390

参考文献 392

后记 39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