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怡良著
- 出 版 社:里仁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867908910
- 标注页数:513 页
- PDF页数:52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8 ≥5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壹、陶渊明「不解音声」与「无弦琴」析疑 1
一、陶传「不解音声」与「无弦琴」被质疑之原因 1
二、「不解音声」义析疑 5
三、「无弦琴」事析疑 14
四、结语 35
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证 41
一、陶渊明所以出任彭泽县令之原因 46
二、当代县令之俸禄 47
三、陶传「五斗米」出处释义 49
四、单位词在修辞学上之用法 50
五、后代诗人作家袭用「五斗米」所认知之意义 53
參、陶渊明文学成就所以独超众类之探讨——试从陶渊明哲学理念之转化探索 59
一、前言 59
二、探讨陶渊明哲学理念转化应具有之体认 60
三、陶渊明哲学理念之转化 62
四、结语 110
肆、陶渊明思想境界之建立及其写意诗法之开拓 117
一、前言 117
二、陶渊明建立思想境界之因素 118
三、陶诗写意手法之开拓 140
四、结论 157
伍、陶谢两家理趣诗之比较 163
一、前言 163
二、探讨陶谢二家理趣诗之差异应先具有之体认 165
三、陶谢二家理趣诗之比较 172
四、结语 203
陸、「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试论陶渊明的少年形象 213
一、前言 213
二、自时易、叹老,到忆少、自勉 215
三、陶渊明的少年形象 222
四、结语 250
柒、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写作年代与写作动机探讨 259
一、前言 259
二、〈五柳先生传〉之命题与写作年代各家说之讨论 261
三、〈五柳先生传〉之写作动机蠡测 284
四、结语 291
捌、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299
一、前言 299
二、探讨陶渊明诗赋渊源于《楚辞》应具有之体认 301
三、陶渊明诗赋渊源于《楚辞》之论证 306
四、结论 338
玖、陶渊明的美学观及其诗歌「四趣」的审美取向 345
一、前言 345
二、陶渊明之美学观 347
三、陶诗「四趣」之审美取向 366
四、结论 383
拾、陶渊明族属辨惑 393
一、前言 393
二、陶侃其人其事 394
三、傒族之源流与分布 402
四、陶渊明族属正反意见辨惑 405
五、结语 419
拾壹、陶渊明生命中的困境及其解脱之道 427
一、前言 427
二、陶渊明生命中的困境 429
三、解脱困境之道 457
四、结论 490
主要参考书目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