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中共铜仁地委宣传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铜仁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5940686
- 标注页数:408 页
- PDF页数:42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1 ≥4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黔东:苗族走向世界的大通道&石朝江 1
黔东近现代革命遗址的开发与利用&冯祖贻 10
黔东北苗族天梯神话的开发与利用&杨培德 16
黔东傩戏傩文化发掘、保护与开发&庹修明 26
铜仁地区——贵州置省的“摇篮”&杨庭硕 毛家艳 44
黔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庄勇 杨洪波 杨平 52
黔东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考论&王路平 61
利用民间奇人 打造旅游品牌——关于中国梵净山首届挑战人类饥饿极限活动的策划方案&穆天锦 77
田氏土司经略黔东的历史文化价值重估&麻勇斌 84
打造中国旅游航母品牌——梵净山民族生态文化开发利用战略之我见&杨政银 93
铜仁地区佛教与道教融合的历史&赵平略 102
梵净山特色文化区域建设构想&黄勇 109
松桃大平茶田守备源流及在其统治区内的历史作用&田玉隆 121
印江穿城大堰的文化内涵及其利用&张桂林 130
一个典型的土家山寨与土家族民居特点&赵幼立 139
铜仁地区推进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 实现突破的研究&马仲星 152
地方高校与文化建设&周金勇 177
论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宁坤强 185
思南、思州改土归流及其史学价值&敖以深 203
浅谈铜仁地区文化旅游设计中的创意&伍新凤 210
对黔东民族文化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考&赵朝龙 216
铜仁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业增长极&郭征帆 223
略谈全球化语境下黔东传统文化保护&杨从明 232
保护和开发铜仁文物资源的思考&喻帮林 245
论历史文化与策划型旅游规划——关于黔东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论纲)&陈昌茂 255
认识和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妇女的积极作用&张晓 258
苗族鼓社祭与椎牛祭之比较&吴一文 265
玉屏箫笛产品深度开发与箫笛文化发展初探&杨春光 汪兴 276
思南城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利用&田永红 284
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张应华 296
来自文本记述的贵州苗族生态文化简析&邢启顺 312
关于土家族民俗“祭风神”的调查&程丹 323
黔东土家族傩堂戏特色文化研究&何立高 329
梵净山景观组织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原因分析&杨政洪 347
论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肖忠民 353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文化产业开发战略研究&吴应仕 365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于黔东民族文化产业的一点思考&张勇 376
团龙茶艺村的文化内涵及其利用&陈法权 386
寨英古镇的文化资源及其价值定位&吴国瑜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