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
  • 作 者:张乐天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2830740
  • 标注页数:432 页
  • PDF页数:4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3 ≥43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 1

一、农民文化人格概览 1

二、脱嵌与文化人格嬗变的多样性 6

三、社会时间、社会空间与文化人格嬗变 12

四、人际传播与文化人格的重建 19

第一部分 进城农民工的个人生活史 与文化人格 2

一、城市改变着生命 2

(一)他赚钱,却“堕落”了 3

(二)希望在下一代 10

(三)回家乡,不习惯了 17

二、融入上海抑或塑造上海 24

(一)美食是这样炼成的 24

(二)生意人·基督徒·教育者·家长 32

(三)融入与塑造:黄先生的生存策略 41

三、城市农民工中的“全职太太” 51

(一)她心中只有丈夫与儿子 52

(二)第三种人:一个“全职太太”的骄傲与失 落 63

四、他们也建构着上海 76

(一)山东一家人 77

(二)梦想,在落叶归根的时刻绽放 82

五、脱嵌、个体化及其不可预期的后果 91

(一)脱嵌以后:自由的“游荡者” 91

(二)自主恋爱,自主持家 93

(三)脱嵌或再嵌入:徘徊于城乡之间 97

(四)当个体面对陌生的世界… 100

(五)进城农民个体化困境 106

六、另一群复旦人 110

(一)关键字:城中村 110

(二)关键字:生意 113

(三)关键字:行政 116

(四)关键字:入学 122

(五)关键字:“支教” 127

附录: 131

访谈记录一 131

访谈记录二 138

调查日记一 143

调查日记二 145

七、玫瑰的背后:一个外乡人的浪漫与务实 147

(一)引子 147

(二)读书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 149

(三)高考落榜 150

(四)“干净、舒适的工作” 150

(五)广泛的爱好,“小资”的开销 152

(六)浪漫的情调 153

(七)网上开店 154

(八)外来打工者的现实主义和生存智慧 154

(九)艰苦的居住条件——“上海不是我的家” 155

(十)旺季促销——精明的销售策略 157

(十一)动力:家庭的责任 158

第二部分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空间、 城市经历与文化人格 164

一、工作、金钱与时间 164

(一)工作的故事 165

(二)工作与时间规训 170

(三)“死钱”“活钱”:金钱与工作 175

(四)“苦”:工作的道德含义 178

(五)新生代打工者的工作:等待与渴望 180

(六)结语 188

二、病房陪护:平等与尊重 190

(一)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陪护 191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现状 193

(三)价值观 199

(四)聚焦讨论 202

(五)访谈手记 206

三、我们眼中的一个空间、两个世界:以场北公寓的 孩子为例 209

(一)观察发现 210

(二)两个案例 211

(三)思考与分析 217

(四)我们的设想 225

四、社会空间与行为方式 226

(一)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行为方式 226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趋向 242

(三)特定空间中的农民工 246

五、生活经历与城市认同 259

(一)城市隔离者:大上海的村民 260

(二)城市半融入者:大上海的老乡 280

(三)城市融入者:新上海人 300

第三部分 进城农民工的媒体接触、 人际传播与文化人格 312

一、媒体接触与文化人格 312

(一)进城农民工触媒调查 314

(二)进城农民工触媒状况分析 319

(三)进城农民工传媒相关问题分析 330

(四)大众传媒中进城农民工的失语问题 337

(五)大众传媒的功能缺失问题 339

(六)大众传媒中关于进城农民工的内容偏差问题 340

(七)受媒体影响进城农民工价值观念的转换 343

二、人际传播的方式 351

(一)亲身面对面传播 351

(二)电话手机传播 356

(三)书信传播 361

(四)网络传播 366

三、人际传播与文化人格 371

(一)研究背景 371

(二)问卷及数据采集 374

(三)主要指标及统计模型 378

(四)基本结果与发现 382

(五)农民工人际传播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 402

(六)农民工的传统性、现代性人格和人际传 播 416

后记 431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