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儿童手足口病防治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儿童手足口病防治
  • 作 者:周湘,蓬蕊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262215
  • 标注页数:108 页
  • PDF页数:1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22 ≥1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流行病学特点 1

(一)病原体特点 1

1.病原体种类 1

2.病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2

3.病毒的特性 3

4.发病机制 3

5.国外流行情况 4

6.国内流行情况 4

(二)流行病学特点 5

1.传染源 5

2.传染性 6

3.传播途径 6

4.易感人群 7

5.流行性 7

6.季节性 8

7.地方性 8

8.免疫性 8

(三)发病机制 9

二、临床表现 10

(一)疾病发生特点 10

1.潜伏期 10

2.前驱期 10

3.发病期 11

4.恢复期 11

5.疾病转归 11

(二)临床表现特点 11

1.皮疹的特点 11

2.疼痛性口腔炎 12

3.肠道病毒71感染皮疹总结 12

4.典型的手足口病图片 12

5.重症病例特点 12

三、实验室检查 16

(一)一般检查 16

1.血液常规检查 16

2.生化检查 16

3.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 16

4.心电图 16

(二)病原学检查 16

1.病毒分离 16

2.血清学检验 17

3.核酸检验 17

4.病理改变 17

(三)特殊检查 18

1.脑脊液检查 18

2.磁共振 18

3.脑电图 18

四、临床诊断 19

(一)流行病学史 19

(二)临床特征 19

1.疑似病例 19

2.重症病例 20

(三)病情分类 20

1.Ⅰ类(轻症) 20

2.Ⅱ类(高危人群) 20

3.Ⅲ类(重症倾向) 21

4.Ⅳ类(重症) 21

五、鉴别诊断 22

(一)手足口病与水痘鉴别 22

(二)手足口病与单纯疱疹鉴别 23

(三)手足口病与口蹄疫鉴别 24

(四)手足口病与口腔炎鉴别 25

1.溃疡性口腔炎 25

2.鹅口疮 26

3.变应性口腔炎 26

4.口角炎 27

5.舌舔皮炎 27

6.口涎炎 27

(五)手足口病与皮炎鉴别 27

1.虫咬皮炎 28

2.儿童丘疹性皮炎 28

3.尿布性皮炎 29

4.痱子 29

5.疥疮 29

六、西医治疗 31

(一)一般治疗 31

1.普通病例治疗 31

2.疑似病例治疗 31

3.重症病例治疗 31

(二)抗病毒治疗 32

1.阿昔洛韦 32

2.更昔洛韦 32

3.利巴韦林 33

4.干扰素 33

(三)免疫调节治疗 34

1.丙种球蛋白 34

2.糖皮质激素 34

(四)支持疗法 34

(五)危重病例治疗 35

1.心肌炎治疗 35

2.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的治疗 36

3.神经源性肺水肿 36

4.心肺衰竭治疗 37

5.呼吸衰竭(呼衰)的治疗 37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 37

(六)皮肤外用药物治疗 38

七、中医药治疗 40

(一)中医病因病机 40

1.湿热夹毒 42

2.湿热邪毒 42

3.湿热温病 42

4.湿热邪毒 42

5.湿热温病 42

6.发病人群 43

7.传变速度 43

(二)中医辨证施治 43

1.按卫气营血理论辨证施治 43

2.按脏腑辨证施治 45

(三)中医分期治疗 46

1.疾病早期阶段(邪伤肺卫证) 46

2.疾病发疹阶段(卫气同病证) 47

3.疾病发疹重症阶段(气营两燔证) 47

4.变证 48

5.疾病恢复阶段(气阴两虚,余邪未尽证) 48

(四)中医主症的辨证治疗 48

1.发热为主症者 49

2.口疮为主症者 49

3.手足疱疹为主症者 49

4.治疗手足口药方加减 50

5.湿热邪毒酿痰蒙蔽心包之证(合并病毒性脑炎) 50

6.手足口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51

(五)中成药治疗 51

1.穿琥宁 51

2.清开灵 52

3.双黄连 52

4.双清颗粒 52

5.板蓝根颗粒 52

6.保元丹 53

7.急救散 53

8.导赤丹 53

9.五粒回春丹 53

(六)中医民间防治 53

1.预防手足口病方剂 53

2.外用中药 53

3.食疗方 53

(七)外用药物治疗 54

1.皮肤用药 54

2.口腔用药 55

3.中成药 55

(八)中医预防药物 55

1.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剂 55

2.清热解毒,生津化湿方剂 56

3.辨证治疗 56

(九)食疗方 56

1.茶疗方 56

2.汤疗方 56

3.荷叶粥 56

4.百合银耳粥 56

八、护理 58

(一)一般护理 58

(二)心理护理 59

(三)饮食护理 59

(四)发热护理 60

(五)皮疹护理 61

(六)口腔护理 62

九、预防措施 63

(一)传染源隔离制度 63

1.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63

2.接触过患者的工作人员 64

(二)医院消毒隔离措施 64

1.规范诊疗服务 64

2.住院部管理 65

3.转诊 66

(三)托幼机构及小学应采取的措施 66

1.卫生环境 66

2.儿童个人卫生 66

3.幼教工作者的个人卫生 67

4.晨检工作 67

(四)散居儿童隔离措施 67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7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68

3.家庭隔离 68

4.家庭的传染源 68

5.切断传染途径 68

(五)农村儿童隔离措施 69

1.环境卫生 69

2.食品卫生 69

3.个人卫生 70

(六)消毒制度 70

1.肠道病毒消毒 70

2.消毒方法 70

(七)洗手方法 71

附录 2009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摘要 73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