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延蕙著
- 出 版 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577394426
- 标注页数:305 页
- PDF页数:31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7 ≥3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研究范畴及内容 3
一、六朝之范畴 3
二、宗教与文学——以佛教为中心 6
三、本文研究内容概说 8
第二章六朝佛教思想的流布 13
第一节六朝之前佛教的输入与传播 13
第二节佛教思想的发展 19
一、醖酿期——三国时期 19
二、发展期——西晋时期 21
三、自立期——东晋时期 24
第三节佛教与儒、道的相斥和交融 29
一、佛教与儒、道的相争 30
二、佛教与儒、道的交融 35
第三章六朝的佛教综览 45
第一节六朝政治与佛教:帝王的提倡 45
第二节六朝社会与佛教:士大夫的信仰 57
一、与僧侣交游 58
二、读经与听经 61
三、布施与造寺 64
四、撰写佛学著述 66
五、捍卫佛教 68
第三节六朝经济与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 70
一、朝廷官方的补助 71
二、各阶层信众的布施 76
三、寺院产业的经营 80
第四章六朝诗歌中的佛教思想风貌 89
第一节六朝诗歌中的三教交融 90
一、佛、道交融的诗作 90
二、佛、儒会通的诗作 103
三、三教融合的诗作 106
第二节六朝诗歌中的佛教活动反映 109
一、直接宣说佛理的诗歌 110
二、忏悔之诗与临终诗 113
三、佛教斋会、法会及受戒之诗 115
四、听讲佛经的诗作 118
五、游佛寺及望浮图诗 120
第三节六朝诗歌中反映之佛教思想 126
一、无常与性空思想 127
二、苦谛思想 131
三、大慈大悲思想 135
四、修性思想 138
五、其他 141
第五章六朝诗歌佛教渗透篇什的类型 151
第一节六朝诗歌分类概况 151
一、传统的诗歌分类 152
二、六朝题材诗系统论 153
第二节从传统诗歌类型分析六朝诗歌中的佛教风貌 156
一、劝励诗 156
二、献诗 157
三、祖饯诗 162
四、招隐诗 164
五、游览诗 165
六、咏怀诗 167
七、赠答诗 170
八、挽歌 175
九、杂歌 176
十、杂诗 179
第三节从题材类型探析六朝诗歌中的佛教风貌 182
一、抒情系统 182
二、叙事系统 204
第六章六朝名家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13
第一节谢灵运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16
一、谢灵运生平 217
二、谢灵运与佛教因缘 221
三、谢灵运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25
第二节萧衍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36
一、萧衍生平 237
二、萧衍与佛教因缘 240
三、萧衍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48
第三节萧纲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60
一、萧纲生平 260
二、萧纲与佛教因缘 262
三、萧纲诗歌中的佛教样相 265
第七章结论 285
参考书目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