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社会学视野下中国设计的现代性
  • 作 者:陶海鹰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33821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5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8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引出 2

第二节 设计现代性研究的价值 7

一、学术价值 9

二、现实价值 13

第三节 学术史中的研究 14

一、设计与社会学交叉研究 14

二、现代性与设计现代性研究 16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24

第一章 现代性的悖论:设计的“理性”与“反理性” 27

第一节 现代性的矛盾困境 30

一、“祛魅”:现代性与理性 30

二、“异化”:现代性的批判 38

第二节 合理化的设计:设计现代性的启蒙 47

一、“装饰即罪恶” 47

二、民主与现代设计理想 51

第三节 反理性:设计现代性的质疑 61

一、技术与工具理性的批判 61

二、资本与“单向度”设计的质疑 64

第二章 历史回溯:中国设计的现代性探索与社会 73

第一节 晚清“前现代”社会的转型:1840—1911 78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设计发轫 78

二、“废科举,设学校”: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萌芽 8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曲折的现代性”:1911—1949 94

一、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与设计 94

二、新文化运动:“救亡”与“启蒙”中的设计变革 98

三、国货运动与民族化设计 102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探索的现代性”:1949—1980 10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设计的模仿 108

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设计实践 112

三、“文艺为政治服务”: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设计面貌 118

第四节 改革开放“渐进的现代性”:1980年至今 122

一、改革初期的设计现代性 122

二、20世纪90年代新旧交替的设计面貌 125

第三章 困境: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设计现状 129

第一节 设计赋予的社会角色 130

一、性别角色与女性设计 130

二、合乎身份的设计 133

第二节 设计与中国社会结构性差异 136

一、社会分层与设计分层 136

二、代际关系中的设计问题 140

三、设计权利之辩: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中的设计 143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设计问题 147

一、资源危机下的“奢华设计” 147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设计问题 153

三、“山寨文化”的尴尬 157

四、移民浪潮中的设计问题 162

第四节 中国社会心态下的设计问题 167

一、“公”与“私”心态下的设计问题 167

二、“人情”文化中的设计问题 169

第四章 思索: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点重构中国设计的现代性 175

第一节 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方案” 176

一、哈贝马斯的演讲:“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方案” 176

二、设计“现代性”的重新定位 181

第二节 社会学思维的介入 186

一、文化与价值分析 186

二、关注设计的现实意义 189

第三节 设计批判与理性重构 196

一、以民生为目的的设计 196

二、理性与“民主、自由、公平”的设计 200

三、非标准、非单向的设计思维 203

四、全球化语境下的“设计自主” 207

五、现代性与绿色设计 210

六、大数据时代设计现代性的伦理价值 215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借用 222

一、定量、定性的调查研究 222

二、评价机制 224

第五章 结论 229

参考文献 23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