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生命存在与心灵超越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研究
  • 作 者:李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102061
  • 标注页数:439 页
  • PDF页数:45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1 ≥4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一、问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

二、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研究概况 8

第一章 从传统儒家人生哲学到现代新儒家的人生境界说 27

第一节 境界概说 28

一、境界范畴的历史演变及其涵义 28

二、境界的基本理论特质 37

第二节 儒家传统人生境界思想的基本理论形态 42

一、天人合一观 43

二、人格超升论 50

第三节 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开展 63

第二章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的人生觉解四境说 73

第一节 生平及其哲学观 74

一、生平事略 74

二、冯友兰的哲学观与方法论 75

第二节 人生觉解四境说的理论根据 88

一、空灵的形上学 89

二、形式化的人性论 109

第三节 觉解与四境说 121

一、意义、觉解与境界 122

二、自然境界 134

三、功利境界 140

四、道德境界 146

五、天地境界 153

第四节 境界学养论 164

第三章 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方东美的二层六境说 173

第一节 生平及其新哲学体系 174

一、生平简述 174

二、新哲学体系 175

第二节 机体主义思维模式 203

一、西方的分离主义 203

二、中国的机体主义精神 206

第三节 二层六境说的理论前提 211

一、“含情契理”的生命本体论 212

二、“高度心理学”的人性论 220

第四节 宇宙生命境界的蓝图 233

一、层叠宇宙论与人格超升论 234

二、生命境界论 241

三、“双廻向”的生命循环论 247

第四章 悲悯恻?而立人极——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说 253

第一节 生平及心路历程 254

一、生平大略 254

二、悲悯恻?的心路历程 255

第二节 守护儒家人文主义 265

一、唐君毅人文思想的发生 266

二、人文主义名义 269

三、中西人文精神比照 273

四、未来人文主义方向 277

第三节“人生之路”的本体论证悟 282

一、“我感故我在” 283

二、心本体的特征 285

第四节 人的本质与性善论 294

一、“人在根本上是精神” 294

二、客观存在而主观需要的性善论 298

三、合“心”与“生”以言“性” 302

第五节 心通九境论 306

一、心通九境论的理论前身 306

二、生命存在与心灵 312

三、心与境 314

四、三向九境 317

五、九境之关系 352

第五章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理论宗趣及其意义 359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理论宗趣 363

一、扬厉儒家的人文精神 363

二、开显生命的精神空间 366

三、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 370

四、勾绘超越的生命层级 375

五、恪守道德中心主义 379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同异比较 384

一、生命层级相类,判分标准相异 385

二、基本特性相同,具体情形相殊 386

三、外部结构相近,内部关系相别 388

四、境界类型相似,层位规划相去 389

五、人生至境相通,义理诠释相歧 390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理论困限与当代启示 393

一、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理论困限 395

二、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当代启示 403

余论 421

参考文献 423

后记 43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