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大豆研究50年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大豆研究50年
  • 作 者:王连铮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1603029
  • 标注页数:489 页
  • PDF页数:50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3 ≥4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 1

第一节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研究 3

第二节 野生大豆生育与环境因素 5

第三节 野生大豆形态及生育过程 12

第四节 野生大豆的进化 13

第五节 中国野生大豆的化学品质 15

第六节 中国野生大豆的生物化学研究 18

第七节 野生大豆资源评价与利用 19

第二章 栽培大豆种质资源 23

第一节 搜集、整理和保存 25

第二节 品种分类和多样性研究 27

第三节 农艺性状的评价 31

第四节 抗病性评价 35

第五节 耐逆种质的评价 39

第六节 大豆品质性状的评价 41

第三章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47

第一节 大豆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 49

第二节 大豆的光周期反应 50

第三节 大豆对温度的反应 56

第四节 大豆的光温互作 59

第五节 大豆的光温生态类型 61

第六节 大豆光周期反应的生理、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68

第七节 大豆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71

第四章 大豆性状的遗传 83

第一节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亲缘关系和遗传改进分析 85

第二节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93

第三节 大豆抗性遗传的研究 95

第四节 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97

第五节 大豆品种与根瘤菌共生特性遗传分析 98

第五章 大豆育种 101

第一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的历史回顾 103

第二节 大豆育种目标 104

第三节 大豆育种方法 108

第四节 高产品种选育 113

第五节 高油大豆育种 119

第六节 高蛋白大豆育种 125

第七节 生化品质育种 127

第八节 抗胞囊线虫育种 134

第九节 抗锈病育种 137

第十节 高光效育种 138

第十一节 广适应性育种 138

第十二节 分子育种 139

第十三节 大豆育种的体会 142

第六章 大豆分子生物学 153

第一节 大豆基因组及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155

第二节 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选择 157

第三节 遗传相似性及多样性分析 160

第四节 核心种质建立及应用 164

第五节 大豆细胞工程 166

第六节 大豆基因工程 170

第七章 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 181

第一节 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特性 183

第二节 大豆共生固氮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195

第三节 大豆吸收积累硒的特性及其基因型差异 201

第四节 大豆微肥应用研究 211

第五节 黄淮地区夏大豆施肥 221

第六节 南方多熟制大豆施肥 237

第八章 夏大豆氮磷营养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251

第一节 大豆氮磷营养生理特点及施肥基础研究 253

第二节 大豆与根瘤菌、菌根菌最佳联合共生体筛选研究 267

第三节 夏大豆生产潜力及高产规律研究 272

第九章 大豆快生根瘤菌 283

第一节 大豆根瘤菌的资源调查及分布 285

第二节 辽宁慢生大豆根瘤菌及快生大豆根瘤菌的分类 293

第三节 大豆根瘤菌的血清学 296

第四节 快生大豆根瘤菌的质粒 305

第五节 大豆根瘤菌的共生效应及其应用 308

第十章 大豆病害防治 319

第一节 大豆胞囊线虫病及其防治 321

第二节 大豆疫霉病及其防治 334

第三节 大豆锈病的生物学和防治 341

第十一章 大豆的营养功能与加工利用 351

第一节 大豆的营养组成 353

第二节 大豆的加工利用 362

第十二章 转基因大豆安全性评价 381

第一节 转基因大豆发展状况 383

第二节 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安全性 392

第三节 大豆转基因食用安全性与人类健康 397

第四节 我国转基因大豆发展前景 399

第十三章 大豆产业经济 407

第一节 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变化 409

第二节 大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分析 413

第三节 大豆和大豆产品的消费 418

第四节 大豆和大豆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423

第五节 中国大豆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426

附录 433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论文目录 433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豆品种简介 457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