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生理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生理学基础
  • 作 者:马晓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64205
  • 标注页数:238 页
  • PDF页数:25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6 ≥2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什么是生理学 1

二、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意义 1

三、学习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

一、新陈代谢 3

二、兴奋性 3

三、适应性 3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4

一、体液与内环境 4

二、内环境稳态 4

第四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5

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5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6

学习要点 7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0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0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0

三、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4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5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6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7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9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9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20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2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22

学习要点 24

第三章 血液 27

第一节 概述 27

一、血液的组成 27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28

三、血液的功能 28

第二节 血浆 29

一、血浆的组成 29

二、血浆渗透压 29

第三节 血细胞 30

一、红细胞 30

二、白细胞 32

三、血小板 33

第四节 生理性止血 34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34

二、血液凝固 35

三、纤维蛋白溶解 37

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 38

一、血量 38

二、血型 38

三、输血 39

学习要点 40

第四章 血液循环 43

第一节 心脏泵血功能 43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43

二、心脏射血与充盈的过程 44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45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6

五、心音 47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48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8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51

三、心电图 56

第三节 血管生理 57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57

二、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基本规律 58

三、动脉血压与脉搏 59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 61

五、微循环 62

六、组织液的生成与淋巴循环 64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6

一、神经调节 66

二、体液调节 68

三、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69

第五节 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特点 70

一、冠脉循环 70

二、脑循环 71

三、肺循环 72

学习要点 73

第五章 呼吸 79

第一节 肺通气 79

一、肺通气的动力 80

二、肺通气的阻力 82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84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86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86

二、肺换气 87

三、组织换气 88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89

一、O2的运输 89

二、CO2的运输 90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92

一、呼吸中枢 92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93

学习要点 96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98

第一节 机械性消化 98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98

二、咀嚼与吞咽 99

三、胃的运动 100

四、小肠的运动 102

五、大肠的运动 103

第二节 化学性消化 105

一、唾液及其作用 105

二、胃液及其作用 105

三、胰液及其作用 110

四、胆汁及其作用 110

五、小肠液及其作用 111

六、大肠液及其作用 111

第三节 吸收 111

一、吸收的部位 112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12

第四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114

一、神经调节 114

二、体液调节 116

三、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116

学习要点 117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2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21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121

二、能量代谢测定 121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24

四、基础代谢 125

第二节 体温 126

一、体温和生理变动 126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127

三、体温调节 129

学习要点 130

第八章 排泄 133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133

一、肾的结构特征 133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34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135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35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138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141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42

一、尿液浓缩的结构基础——肾髓质高渗梯度 142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144

第四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145

一、肾内的自身调节 145

二、神经调节 145

三、体液调节 146

第五节 尿液及其排放 148

一、尿液 148

二、排尿 149

学习要点 151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55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155

一、神经元 155

二、神经纤维 155

三、突触 156

四、神经递质与受体 159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162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62

二、反射和反射中枢 162

三、中枢抑制 163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64

一、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164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164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166

四、痛觉 167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69

一、脊髓对运动功能的调节 169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171

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72

四、小脑调节躯体运动的功能 173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74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76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76

二、自主神经的主要生理功能 177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177

四、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77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178

一、条件反射 179

二、人类大脑皮质的活动特征 179

三、学习与记忆 180

四、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181

五、觉醒与睡眠 182

学习要点 183

第十章 感觉器官 190

第一节 概述 190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90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90

第二节 视觉器官 191

一、眼的折光功能 191

二、眼的感光功能 194

三、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生理现象 195

第三节 位听器官 196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197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198

三、前庭器官 200

第四节 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201

一、嗅觉 201

二、味觉 201

三、皮肤感觉 201

学习要点 202

第十一章 内分泌 205

第一节 概述 205

一、内分泌系统和激素 205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05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206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208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208

二、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209

三、腺垂体 209

四、神经垂体 211

第三节 甲状腺 211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212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13

第四节 肾上腺 214

一、肾上腺皮质 214

二、肾上腺髓质 216

第五节 胰岛 217

一、胰岛素 217

二、胰高血糖素 218

第六节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 218

一、甲状旁腺激素 218

二、降钙素 219

三、维生素D3 219

学习要点 220

第十二章 生殖 223

第一节 男性生殖 223

一、睾丸的功能 223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224

第二节 女性生殖 225

一、卵巢的功能 225

二、月经周期 226

第三节 妊娠与避孕 228

一、妊娠与分娩 228

二、避孕 231

三、社会心理因素对生殖的影响 232

学习要点 233

第十三章 老年生理 234

第一节 衰老的表现和原因 234

一、衰老的表现 234

二、衰老的原因 236

第二节 延缓衰老 237

一、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237

二、适度的体力活动 237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 237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治疾病 237

学习要点 23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