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聂运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8647
- 标注页数:403 页
- PDF页数:41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7 ≥4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物质前提 2
(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3
(二)现代生产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 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 10
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生长点 12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二)是否坚持和正确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系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4
(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生长点 18
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崇高价值追求 21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 22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奋斗目标 22
(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 24
第一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0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3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3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主观条件 3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 44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9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4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5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拓展 66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7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7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8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87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94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 9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94
第二节 “理论基石”的理论渊源与成立条件 9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之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117
第一节 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 11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 11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 124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上) 1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6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1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188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中) 2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24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 258
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272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下) 2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285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祖国和平统一理论 2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理论 3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 328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346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34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 34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 35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 355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 358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361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362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36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36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同进步 37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人民共命运 376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383
第一节 实现了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到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383
第二节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的指导思想 390
第三节 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395
结束语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