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  第4辑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 作 者:杨遇青著
  • 出 版 社:西安:三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807368799
  • 标注页数:397 页
  • PDF页数:4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1 ≥39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的历史文化语境 15

第一节 明代中叶的政治文化和士人心态 15

一、正德、嘉靖时期的政局危机 16

二、从科场之学到复兴古学 23

三、嘉靖时期士大夫的境遇与心态 34

第二节 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的理论前提 45

一、嘉靖之前诗文思想的话语转换 45

二、白沙与阳明心学蕴含的诗文思想 59

三、何李之争与文学复古运动的思想动向 70

第二章 文学复古运动之开拓与新变 79

第一节 以六朝、初唐为审美典范的创作趋向 79

一、向六朝、初唐的典范转移 80

二、从“拆洗少陵”到学习“六朝俪篇” 86

三、《升庵诗话》的审美倾向 91

四、六朝初唐派内部的两种不同趋向 98

第二节 嘉靖十才子“改辙初唐”的文学活动 106

一、“嘉靖十才子”辨正 106

二、学习初唐的文学倾向与酬唱活动 109

三、保守派的批评及六朝初唐派的式微 117

第三节 吴中习尚与崇尚“古澹”的中唐风格 122

一、嘉靖文学思想发展的地域因素 122

二、南北文人的交往对诗风的影响 129

三、吴中诗人的典范选择和中唐风格的语脉 138

四、金陵文人与六朝初唐派的余漪 148

第三章 儒家心学思潮影响下的诗文思想 153

第一节 儒家思想对唐宋派的影响 154

一、王慎中、唐顺之与基于儒学思潮的唐宋转向 154

二、从宋儒之书到“欧曾之文” 162

第二节 重在“心源”的本色写作与自然法度 172

一、唐顺之反本“心源”的文学思想 173

二、强调“文字工拙在心源” 179

三、主张“法在无法之中” 192

四、归有光的“学宗宋元”和文学本原论 200

第三节 在皈依“吾心”与摹写“万物之情”之间 212

一、茅坤对儒家文学史观的接受与建构 212

二、各有其至的“吾心”与“天地万物之情” 221

三、神理、风神与天地神解的三重释义 228

第四章 复古思潮的重振与嘉靖中后期诗文思想 235

第一节 王、李与复古思潮的回澜 236

一、从王世贞《明诗评后叙》看嘉靖中叶的文学思想 236

二、“白云楼社”与复古思潮的兴起 241

三、李攀龙和李先芳文学思想之比较 251

第二节 复古派重构诗法的自我救赎 261

一、布衣境遇与谢榛诗法 261

二、“夺其神气”与“提魂摄魄”的酿蜜说 266

三、写作中的“求其声调”与“裒其精华” 271

四、妙悟与比兴:追求“造乎浑沦”的诗境 277

第三节 古学与宋学之间的思想转向 283

一、王、李“狎主齐盟”时期的文学思想走向 284

二、复古途中的悔与悦 289

三、复古语境下的拟议与变化 296

结束语 309

主要参考文献 320

附录一 328

陈束年谱 328

参考文献 352

附录二 354

唐顺之文献系年 354

后记 39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