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碎片化的影像  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 作 者:李正光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9508990
  • 标注页数:290 页
  • PDF页数:3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9 ≥2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时代之子:第六代作为一个新的代群 17

第一节 雾中风景:第六代导演的显影 18

第二节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 25

一、“文革”之子:第五代导演 25

二、社会文化与电影语境的变迁 30

三、“血管里流的是胶片”: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营养 37

四、弑父:一种新的审美观的确立 47

第三节 中西审美镜城中的“以丑为美” 57

一、中国的美文传统和电影观 58

二、西方美丑观演变的谱系 68

第二章 以丑为美的影像实践 76

第一节 丑角登场 76

一、丑角登场:新的人物群像 77

二、影像修辞的变化 86

三、丑怪行为的呈现 94

四、深层心理的揭示 100

第二节 原生态的场景呈现 106

一、场景空间的选择 106

二、废墟意象 110

三、粗糙美学 117

四、演员的非职业化 122

五、厕所和厕所的“政治学” 126

第三节 审丑的影像语言:长镜头 135

第三章 审丑:几个个案分析 145

个案一:谁在哭泣?——《哭泣的女人》分析 145

一、人物视点:王桂香的命运流转 145

二、人物修辞:丑角美化 149

三、祛魅与嘲弄:男性与权力形象 151

四、影像呈现:复活的身体 154

个案二:《苏州河》:一个后现代的审丑文本 157

一、边缘话语:对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消解 158

二、不确定的叙事和碎片化的影像风格 163

个案三:《青红》和《世界》的比较阅读 166

一、生活在别处 167

二、权力话语的显与隐 171

三、影像:框住的和流动的 174

第四章 以丑为美的文化阐释 177

第一节 边缘文化的代言 178

一、自身命运的书写 180

二、话语策略的选择 187

三、公共领域的参与 190

第二节 青年文化的彰显 193

一、摇滚的面孔 197

二、寻找的迷津 201

三、时尚的追逐 203

四、街道的凸现 206

第三节 死亡意象的营造 209

一、偶然之死:意义的消解 210

二、营造死亡:生存的哲思 212

三、超越死亡:生命的救赎 215

第五章 第六代电影的审美价值 220

第一节 弱势境遇的敞开 221

一、彰显弱势的行动 221

二、真实的呈现 226

三、悲剧的力量 231

第二节 艺术价值的拓展 233

一、碎片化:一种叙事策略 233

二、互文性:一种实践创造 242

结语:从两次“七君子事件”谈起 251

一、规训与惩罚:前“七君子事件” 252

二、皈依与召唤:后“七君子事件” 256

附录一:《中国电影的“后黄土地”现象》 268

附录二:第六代主要导演和作品一览 273

参考文献 280

后记 28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