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孙志麟著
- 出 版 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4
- ISBN:9867840496
- 标注页数:380 页
- PDF页数:39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0 ≥3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Part 1 政策研究 15
第一章 职前教师对课程政策的态度 15
一、前言 17
二、九年一贯课程政策 19
三、教师与课程变革 28
四、职前教师对新课程政策相关议题的意见 39
五、研究结果的政策意涵 49
六、结语 53
第二章 国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57
一、问题意识与目的 59
二、理论基础 60
三、研究方法 67
四、研究结果 71
五、综合讨论 77
六、结论与建议 81
第三章 师范学院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91
一、问题意识与目的 93
二、理论基础 94
三、研究方法 113
四、结果与讨论 115
五、结论与建议 124
第四章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的变迁 135
一、问题意识与目的 137
二、理论基础 139
三、研究方法 144
四、结果与讨论 146
五、结论与建议 161
第五章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167
一、前言 169
二、发展概况 171
三、问题分析 181
四、改革策略:实践变革 185
五、发展趋势:追求创新 190
六、结语 196
第六章 教师效能整合模式的探讨 201
一、前言 203
二、教师效能的概念:旧瓶装新酒 204
三、教师效能整合模式:特质、行为、思考 207
四、教师效能整合模式的应用:连结理论、研究与实践 213
五、结语 218
第七章 学校本位观点的教师评鉴 223
一、前言 225
二、学校本位教师评鉴的重要意涵 227
三、学校本位教师评鉴与传统取向教师评鉴的差异 230
四、评鉴什么?—教师评鉴指标的建构 231
五、如何评鉴?—学校本位教师评鉴的实施程序 238
六、学校本位教师评鉴的难题分析 241
七、教师评鉴在学校的实践:以高雄市一所小学为例 243
八、学校本位教师评鉴的实践策略 247
九、结语 252
第八章 国民教育指标体系的建构 255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257
二、文献探讨 258
三、研究方法 263
四、研究结果 268
五、综合讨论 274
六、结论与建议 278
第九章 师范学院通识教育的教学评鉴 289
一、问题意识与目的 291
二、文献探讨 293
三、研究方法 304
四、结果与讨论 306
五、结论与建议 317
第十章 大学教学表现指标的发展 325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327
二、文献探讨 330
三、研究方法 344
四、结果与讨论 349
五、结论与建议 359
参考文献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