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林庆彰主编;邹纯敏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866449109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述评 4
第三节 研究材料说明 10
第二章 郑玄、王肃《诗经》学兴起之背景 13
第一节 郑玄《诗》学之产生 13
一、今古文经势力消长述要 13
(一)刘歆首倡立《毛诗》于学官 13
(二)贾逵促成《毛诗》地位之提升 14
(三)民间私学争议今古文经之意义 15
二、东汉今古文经自身之发展述要 17
(一)今文经学日趋烦琐空疏 17
(二)古文经学渐趋义据通深 19
三、郑玄笺注《毛诗》原因试探 20
(一)郑玄博通今古,有统一经学使其合于「先圣元意」之志 20
(二)《毛诗》特重美刺,能符合政教之需 21
第二节 郑玄笺《诗》之特点 23
一、表明《毛传》之隐略 23
(一)表明句意隐略者 23
(二)表明词义隐略者 24
(三)表明兴义隐略者 25
二、表明意见之不同 25
三、藉《诗》以伤时 27
四、以礼笺《诗》 28
第三节 王肃《诗》学之兴起 29
一、王肃难郑玄之原因 30
二、王肃之《诗》学著作 32
第三章 郑玄、王肃《诗经》学之共相 35
第一节 训诂内容之共相 35
一、标明读音 35
二、解释词义 39
三、串讲句意 40
四、点明含义 40
第二节 《诗》学观念之共相 41
一、美刺观念 41
(一)郑《笺》、王《注》之美刺观 41
(二)郑《笺》、王《注》美刺观之检讨 43
二、《诗序》作者 44
三、兴字含意 45
第三节 思想表现之共相 46
一、重礼 47
(一)郑《笺》、王《注》重礼之思想 47
(二)郑《笺》、王《注》重礼思想之检讨 48
二、亲亲以及远 49
(一)郑《笺》、王《注》亲亲以及远之思想 49
(二)郑《笺》、王《注》亲亲以及远思想之检讨 50
三、任贤使能 50
(一)郑《笺》、王《注》任贤使能之思想 50
(二)郑《笺》、王《注》任贤使能思想之检讨 51
第四章 郑玄、王肃《诗经》学考异 53
第一节 训诂之歧异 53
一、就方法言之 53
(一)郑《笺》正字误,王《注》不从 53
(二)郑《笺》明假借,王《注》不从 54
二、就解说言之 55
(一)《序》文解说之歧异 55
(二)《经》文解说之歧异 58
(三)《传》文解说之歧异 61
(四)表现手法解说之歧异 61
第二节 思想观念之歧异 69
一、史事认知之歧异 69
二、礼俗依据之歧异 76
三、谶纬弃取之歧异 81
四、取用三家《诗》态度之歧异 86
第五章 郑《笺》、王《注》思想之主要区别 97
第一节 东汉经学家与谶纬思想 97
第二节 郑《笺》之谶纬神学思想 102
第三节 反对谶纬之内在因素 107
第四节 王《注》之人文精神 112
第六章 郑、王《诗经》学之流衍(一)——二派之争较 117
第一节 王基难王肃 117
第二节 马昭、孔晁互诘与张融平议 122
第三节 孙毓与陈统之交辩 127
第七章 郑、王《诗经》学之流衍(二)——二派《诗》学对《毛诗正义》之影响 131
第一节 《正义》对郑《笺》之运用 132
一、申《传》旨 132
二、说《诗》义 133
第二节 《正义》对王《注》之运用 134
一、申《传》旨 134
二、衍《笺》意 137
三、阴用以释义 139
四、定版本是非 141
第三节 《正义》疏《传》取舍郑《笺》、王《注》之考察 142
一、《笺》、《注》训诂相同,释义有别,则取《笺》疏《传》 143
二、《笺》与《传》别,而义不可通,则取《注》疏《传》 145
三、无《传》,《笺》破字,则取《注》疏《传》 149
四、无《传》,《注》据他《传》申之,则取《注》疏《传》 151
第八章 结论 157
参考资料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