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南朝佛学与文学 以竟陵“八友”为中心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南朝佛学与文学  以竟陵“八友”为中心
  • 作 者:谭洁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54181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第一章 佛教发展与南朝社会文化背景 9

第一节 帝王与佛教发展 10

一、帝王及其佛教信仰 10

二、帝王的佛教政策 17

第二节 文人与佛教发展 22

一、文人重义理的文化特质 22

二、好玄与玄佛合流的思想倾向 27

第二章 竟陵“八友”文化集团概说 35

第一节 “八友”集团性质界定 36

第二节 鸡笼山与西邸 41

一、鸡笼山地貌考察 41

二、西邸的文化底蕴 62

第三节 “八友”名号考辨 66

一、“八友”名号的历史来源 66

二、“八友”名号的疑问 69

三、“八友”名号的附会缘由 73

第三章 竟陵“八友”集团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83

第一节 组织者萧子良及其佛学思想 84

一、萧子良生平及其活动 84

二、《净住子净行法门》的佛学思想 88

三、佛教践履与社会效应 93

第二节 参与者之一——士族子弟 97

一、士族子弟与竟陵王府 97

二、王谢为首的南北世族子弟 101

三、士族子弟的参政心态 105

四、士族子弟与文化优势 108

第三节 参与者之二——僧人 111

一、僧人与竟陵王府 111

二、高门为僧与义学师说 112

三、文化修养与学术专长 121

四、僧人的社会影响 125

第四章 竟陵“八友”集团与佛教 129

第一节 流行的佛学思想与辩论 130

一、《成实》与“三论”之争 130

二、涅槃佛性学说 144

三、范缜与“神灭论” 158

第二节 竟陵“八友”集团的佛教活动 176

一、宣讲佛经、辨析义理 176

二、研习经呗、造制新声 180

三、斋集净社、祈生兜率 182

四、严格戒律、约守法制 184

五、译经书经、著述立说 185

第三节 活动对南朝佛教之影响 187

一、佛教义学的发达 187

二、佛教接受层面的分野 190

三、佛教融入中土文化 192

第五章 竟陵“八友”集团与文学 195

第一节 兴盛的文学及其发展特质 196

一、文学独立与人才辈出 196

二、文学发展的精神特质 200

第二节 竟陵“八友”集团的文学活动 205

一、文学赏会、诗文唱和 205

二、发明文论、研究诗律 210

三、编纂类书、抄录文献 211

第三节 集团成员的文学理论研究 213

一、文章与“性灵”的关系 213

二、沈约的文体论与“三易”说 214

三、谢朓的“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说 218

第四节 诗歌声律与佛教的关系 221

一、诗律研究兴起与“永明体” 221

二、善声沙门的涌现与转读艺术 231

三、“四声”与佛经转读的争议 235

第六章 佛学对文人世界观及其创作之影响 251

第一节 对生命的重新解读和认识 252

一、戒杀与重生 253

二、文人理性的生死观 254

第二节 对幸福的深刻领悟和追求 256

一、佛教的幸福观 257

二、文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258

第三节 对道德的重心倾斜和神化 262

一、忠与孝的取舍 263

二、文人孝行之神话 265

第四节 佛学对文人创作之影响 266

一、佛典的吸收和运用 267

二、佛教义理的参悟和化用 270

三、佛教活动及其象征物的摹写和表达 274

结语 277

附录一 竟陵“八友”著述摭录 281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3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