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
  • 作 者:高更和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4138566
  • 标注页数:212 页
  • PDF页数:22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5 ≥2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4

1.3 研究方法 4

1.3.1 社会调查方法 4

1.3.2 统计分析与数学建模 5

1.3.3 实证分析 6

1.3.4 遥感与GIS分析 6

1.4 创新之处 6

1.4.1 理论创新 6

1.4.2 研究视角创新 7

1.4.3 数据创新 7

第2章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8

2.1 农户研究 8

2.1.1 国外农户研究 8

2.1.2 国内农户研究 11

2.1.2.1 农户行为研究 11

2.1.2.2 农户经营研究 13

2.1.2.3 农户兼业研究 15

2.1.2.4 农户土地流转研究 17

2.1.2.5 农户与环境研究 19

2.1.2.6 结论性评述 22

2.2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与扩展 23

2.2.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 23

2.2.2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发展与扩展 25

2.3 农户务工区位 27

2.3.1 务工的动因 27

2.3.2 务工地的分布 30

2.3.3 务工的实施途径 32

2.3.4 评述 33

2.4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33

2.4.1 农业地理中的相关研究 34

2.4.2 从农业结构调整角度的研究 36

2.4.3 评述 38

2.5 最后的简要评述 38

第3章 农户务工区位研究 39

3.1 引言 39

3.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 40

3.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 41

3.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3县3村的各自依据 42

3.2.2.1 选择河南省的科学依据 42

3.2.2.2 选择南阳市的科学依据 43

3.2.2.3 3个村选择依据及样本村概况 44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46

3.3.1 问卷设计 46

3.3.2 数据获取 47

3.4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48

3.5 务工区位分布特征 56

3.5.1 务工距离 56

3.5.2 务工地的分布 59

3.6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

3.7 变量设计与说明 66

3.8 模型与讨论 69

3.8.1 子模型1:务工距离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70

3.8.2 子模型2:务工方位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74

3.8.3 子模型3:务工地带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77

3.8.4 子模型4:务工空间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80

3.8.5 子模型5:务工城市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82

3.8.6 务工区位模型小结 85

3.9 期望务工地的选择模型 86

3.9.1 期望务工距离选择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距离模型的对比 87

3.9.2 期望务工地带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地带模型的对比 91

3.9.3 期望务工空间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空间类型模型的对比 92

3.9.4 期望务工城市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城市类型模型的对比 95

3.9.5 期望务工地模型小结 97

3.10 村农户务工区位选择:务工簇 99

3.11 地形与务工区位选择 106

3.11.1 地形与务工距离 106

3.11.2 地形与务工方位 108

3.11.3 地形与务工空间 110

3.11.4 地形与务工城市类型 112

3.12 本章小结 114

第4章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117

4.1 引言 117

4.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 119

4.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 119

4.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和南召县的各自依据 120

4.2.3 定点原则及3个样本村概况 122

4.2.3.1 定点原则 122

4.2.3.2 3个样本村概况 123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125

4.3.1 问卷设计 125

4.3.2 数据获取 126

4.4 农户耕作地块的决定 127

4.5 农户农业区位的选择 130

4.5.1 黄庄 131

4.5.1.1 距离的定义与分类 131

4.5.1.2 地块分布概况 132

4.5.1.3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 134

4.5.1.4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139

4.5.1.5 粮食蔬菜种植比例随距离的变化 141

4.5.1.6 小结 147

4.5.2 蛟龙碑村 148

4.5.2.1 地块组成及其距离分布 148

4.5.2.2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 150

4.5.2.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153

4.5.2.4 种植类型(种植复杂程度)与距离的关系 158

4.5.2.5 小结 160

4.5.3 北庄 161

4.5.3.1 地块概况 161

4.5.3.2 距离对地块净收益的影响 164

4.5.3.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167

4.5.3.4 距离与蔬菜种植区位选择 170

4.5.3.5 小结 171

4.6 本章小结 174

第5章 结语 178

5.1 主要结论 178

5.2 讨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184

附录1 186

附录2 191

参考文献 194

后记 21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