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申论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申论
  • 作 者:光华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李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3184209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8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9 ≥2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直观认识申论考试 1

第一节 走进申论 1

一、申论的历史渊源 1

二、申论词义的内涵 2

三、申论与策论辨析 3

第二节 解读大纲 4

一、申论考试大纲 4

二、申论考试新大纲 5

三、申论考试的本质 6

第三节 阅卷标准 7

一、申论考试阅卷的形式 7

二、申论考试阅卷的标准 8

第四节 摆脱误区 9

第二章 全面透视申论真题 12

第一节 申论考试真题示例 12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主题 15

第三节 申论考试材料来源 16

第四节 申论考试题型分析 19

一、申论题量、题型变化 19

二、题型变化趋势 20

第三章 深入理解给定材料 22

第一节 给定材料的组织 22

第二节 理解材料的信息 24

一、宏观信息 24

二、微观信息 26

第三节 微观信息理解 26

一、现象 26

二、问题 28

三、原因 29

四、对策 30

第四节 复杂材料的阅读 32

一、分句踩点法 32

二、多句归纳法 33

第五节 宏观信息的理解 35

实例分析一(2009年浙考真题) 35

实例分析二(2012年浙考真题) 42

第四章 解题策略之概括题 50

第一节 题型概述 50

一、概括题分类 50

二、浙考真题回顾 51

第二节 问题概括题 52

实例分析一(2012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一题) 52

实例分析二(2014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一题) 55

实例分析三(2006年浙考真题·第一题) 57

第三节 内容概括题 62

一、概括主要内容 62

实例分析一(2014年浙考真题·综合类和基层类·第一题) 62

实例分析二(2008年浙考真题·第一题) 65

实例分析三(2009年浙考真题·第一题) 67

实例分析四(2011年浙考真题·第一题) 72

二、概括原因 76

实例分析一(2011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一题) 76

实例分析二(2010年浙考真题·公安·第一题) 77

三、概括争议 79

实例分析(2008年国考真题·第一题) 79

四、概括具体表现 84

实例分析(2012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一题) 84

五、概括主旨 86

实例分析(2013年浙考真题·综合类及基础类·第一题) 86

第五章 解题策略之分析题 93

第一节 题型概述 93

一、分析题分类 93

二、浙考真题回顾 94

第二节 综合分析题 95

一、态度观点分析 96

实例分析一(2013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一题) 96

实例分析二(2006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97

实例分析三(2011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103

二、经验教训分析 107

实例分析一(2013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二题) 107

实例分析二(2013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一题) 109

三、评价标准分析 112

实例分析一(2007年国考真题·第二题) 112

实例分析二(2008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116

第三节 关键词句分析题 123

一、关键词 123

实例分析一(2014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二题) 123

实例分析二(2012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一题第一问) 125

实例分析三(2011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一题) 127

二、关键句 129

实例分析一(2011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一题) 129

实例分析二(2010年浙考真题·第一题第二问) 132

实例分析三(2010年浙考真题·第一题第一问) 134

实例分析四(2010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136

第四节 关系分析题 140

实例分析一(2010年北京市考真题·第三题) 140

实例分析二(2010年上海市考真题·第四题) 143

第五节 其他类型分析题 145

一、名词解释 145

实例分析(2007年国考真题·第三题第二问) 145

二、标题分析 146

实例分析(2008年天津市考真题·第二题) 146

三、判断正误 150

实例分析(2005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150

第六章 解题策略之对策题 152

第一节 题型概述 152

一、对策题分类 152

二、浙考真题回顾 153

第二节 提出对策题 154

实例分析一(2012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二题) 155

实例分析二(2011年国考真题·市地级·第三题) 157

实例分析三(2009年浙考真题·第二题) 159

实例分析四(2013年浙考真题·基层类·第二题) 164

实例分析五(2014年浙考真题·基层类·第二题) 167

第三节 评价对策题 168

实例分析一(2008年国考真题·第五题) 169

实例分析二(2009年国考真题·省部级·第三题第二问) 171

第七章 解题策略之应用文题 174

第一节 行政公文 174

一、命令(令) 175

二、决定 176

三、公告 177

四、通告 178

五、通知 179

六、通报 180

七、议案 181

八、报告 182

九、请示 183

十、批复 184

十一、意见 185

十二、函 186

十三、纪要 187

十四、决议 188

十五、公报 189

第二节 事务公文 191

一、报告类公文 191

二、计划类公文 195

三、宣传类公文 197

四、书信类公文 202

五、讲话类公文 205

六、申请答复类公文 208

七、其他类公文 209

第八章 解题策略之论述题 214

第一节 题型概述 214

一、浙考真题回顾 214

二、论述题的基本概述 216

三、论述题的评分标准 216

四、论述题的核心要求 217

第二节 主旨与命题 218

一、话题 218

二、主旨 220

三、标题 221

第三节 结构与谋篇布局 223

一、总体分析 223

二、常用文章结构 224

三、实战谋篇布局 230

实例分析一 230

实例分析二 231

实例分析三 232

第四节 微观写作技巧 234

一、引出话题 234

二、提出问题或争议 236

三、分析问题 236

四、提出核心观点(主旨句) 237

五、展开对策 238

六、结尾 240

第五节 行文规范与示例 241

一、行文规范 241

二、行文示例 243

第六节 常见问题汇总 244

第九章 申论考试热点精读 247

第一节 申论考试热点概述 247

一、给定材料与热点的关系 247

二、申论写作与热点的关系 248

三、申论所考查热点的特征 249

第二节 浙考最新热点预测 25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52

扩大内需 252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253

科技进步与创新 254

发展现代农业 254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5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55

发展现代服务业 255

发展海洋经济 256

统筹城乡发展 256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257

农民工问题 25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58

发展循环经济 259

建设生态文明 260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260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261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61

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261

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62

推进依法行政 26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63

网络问政 263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64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264

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265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65

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 266

调控物价 267

教育改革 267

医疗改革 268

保障住房 268

扩大就业 269

收入分配改革 269

完善社会保障 270

公共安全问题 270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27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71

考生答疑 27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