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生产率研究
  • 作 者:张合丽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4120066
  • 标注页数:205 页
  • PDF页数:22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4 ≥2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6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第四节 创新与发展 16

第二章 碳生产率相关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17

第二节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第三节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内在关系 25

第四节 碳生产率的经济学背景及其内涵 3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37

第三章 碳生产率测度方法与模型 39

第一节 单要素碳生产率测度方法 39

第二节 全要素碳生产率测度方法 44

第三节 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模型 48

第四节 本章小结 53

第四章 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4

第一节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54

第二节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58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6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67

第五章 单要素区域碳生产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69

第一节 区域碳排放量的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69

第二节 区域碳生产率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71

第三节 区域碳生产率指数因素分解 7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81

第六章 全要素区域碳生产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EA方法 82

第一节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82

第二节 DEA-Malmquist全要素碳生产率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84

第三节 DEA-Malmquist全要素碳生产率指数收敛性分析 92

第四节 DEA-Malmquist全要素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9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9

第七章 全要素区域碳生产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SFA方法 101

第一节 模型的设定与分析 101

第二节 方差分解法与区域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108

第三节 碳生产率测度方法的比较 11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16

第八章 产业碳生产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118

第一节 产业碳排放量分析 118

第二节 产业碳生产率分析 122

第三节 产业碳排放的脱钩指数分析 128

第四节 产业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13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6

第九章 碳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137

第一节 中国与主要国家碳排放的特点及差异 138

第二节 中国与主要国家的碳生产率比较 146

第三节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152

第四节 中国与主要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156

第五节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能耗强度对碳生产率的影响 15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65

第十章 提高碳生产率的政策措施 167

第一节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68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71

第三节 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74

第四节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177

第五节 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180

第六节 加大技术进步和创新力度 182

第七节 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 183

第八节 本章小结 185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86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86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91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