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国家林业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387417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 1
1.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的基础 1
1.2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连清体系理论及框架 1
1.2.1退耕还林工程监测站布局与建设 2
1.2.2观测标准体系 3
1.2.3监测方法 4
1.2.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体系 4
第二章 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状况 20
2.1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20
2.1.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背景 20
2.1.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范围 21
2.1.3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进展情况 22
2.2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自然概况 22
2.2.1地形地貌 22
2.2.2降水条件 24
2.2.3土壤条件 25
2.3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资源概况 35
2.3.1重点监测省份植被恢复类型及林种分析 35
2.3.2重点监测省份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分析 37
2.3.3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前期成果 41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省级生态效益 42
3.1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生态效益 42
3.1.1物质量 42
3.1.2价值量 53
3.2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55
3.2.1退耕地还林生态效益 55
3.2.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生态效益 58
3.2.3封山育林生态效益 61
3.3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64
3.3.1生态林生态效益 64
3.3.2经济林生态效益 68
3.3.3灌木林生态效益 71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地市级生态效益 75
4.1河北省 75
4.1.1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75
4.1.2河北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76
4.1.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80
4.1.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84
4.2辽宁省 93
4.2.1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93
4.2.2辽宁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94
4.2.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98
4.2.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104
4.3湖北省 112
4.3.1湖北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112
4.3.2湖北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112
4.3.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116
4.3.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124
4.4湖南省 129
4.4.1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129
4.4.2湖南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130
4.4.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134
4.4.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140
4.5云南省 146
4.5.1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146
4.5.2云南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147
4.5.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151
4.5.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157
4.6甘肃省 166
4.6.1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资源概况 166
4.6.2甘肃省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166
4.6.3退耕还林工程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 171
4.6.4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 177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特征与应用展望 189
5.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特征 189
5.2与本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193
5.3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分析 195
5.4评估结果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197
5.4.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的应用 197
5.4.2退耕还林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
5.4.3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展望 202
参考文献 204
附录 211
附件1 名词术语 211
附表1 IPCC推荐使用的木材密度 213
附表2 IPCC推荐使用的生物量转换因子 213
附表3 各树种组单木生物量模型及参数 214
附表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社会公共数据表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