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
  • 作 者:魏泽松著
  • 出 版 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0664209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1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建筑空间中的人体象征性思想渊源 1

原始思维中的“万物有灵”观和“互渗思维” 2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万物有灵”论 5

人体——揭开宇宙之谜的钥匙 10

以自我为中心——人类实现整合的焦点 15

第二章 人体象征的“圈层式泛化” 24

环境或大地的拟人化 26

原始聚落的人体象征性 42

建筑设计中的人体象征性 46

建筑装饰部件的人体象征性 62

第三章 由古希腊与罗马延续至今的“人体模数” 80

应用人体形态及比例理论的建筑艺术创作 81

源于人体比例与形态的古典柱式 81

向人文主义文化寻求力量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87

向古典文化寻求力量 87

现代建筑中按照人体比例关系确立的“人体模数尺” 102

柯布西耶的“勒氏模数尺” 103

建筑的情感——创造人类世界的表现 107

第四章 建筑中“人体改写”现象及分析 110

人体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具象直接运用 111

人体元素在建筑中“形性相通”的拟人表现 112

人体与自然有机体态的象征 121

人体象征的抽象表达及其精神意义分析 125

圆形的象征表达 126

圆方之变——方形的象征表达 139

人文主义建筑学的“人体改写”对原始社会“人体象征”的传承 153

从语言学、场所精神、建筑意义等高度对人体建筑的深化探讨 161

第五章 秩序的突破——失序·重构·再创造 199

西方古典时代的有序理论与文艺复兴理论的变革 200

维特鲁威人体比例观念的延伸 200

个体心智度量与科学数字度量的融合 200

时代演进中西方人体失序在建筑中的表达与评价 202

生命灵魂与空间关系的对话 202

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失序现象 203

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建筑空间的会合 215

自然本能 215

设计实践应用 216

电子人体与未来建筑发展趋势探索 219

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219

电子人体 220

电子空间 222

身体、建筑与电子信息间的相互转化 223

对未来的展望——智能化空间探索 22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