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日)植村邦彦著;赵平,石路明,王景辉等译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5130052
- 标注页数:257 页
- PDF页数:26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章 何谓“市民社会” 1
第一章 作为“国家共同体”的“市民社会”——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 10
1.“civil society”的原意 10
2.从“soocietas civilis”至“civil society”——从布鲁尼到胡克 17
3.传统政治哲学的继承与中断——霍布斯和洛克 23
4.“国家=市民社会”的历史相对性 30
第二章 “市民社会”和“文明社会”——卢梭、弗格森、斯密 36
1.卢梭的“市民社会”与“文明人” 36
2.弗格森的“市民社会”概念 42
3.弗格森的“有教养的社会”与“文明” 48
4.从“市民社会”走向“文明化的商业社会” 55
第三章 “市民社会”概念的转换——加尔夫译《国富论》与黑格尔 63
1.弗格森与黑格尔 63
2.加尔夫译《国富论》与“市民社会” 70
3.斯密与黑格尔 74
4.新“市民社会”概念之成立 80
第四章 从“市民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黑格尔和马克思 88
1.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 88
2.早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 95
3.从“市民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03
4.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联合社会” 110
第五章 日语“市民社会”用语的形成 115
1.作为译词的“市民社会” 115
2.日本“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平野义太郎、小林秀雄、丸山真男 121
3.高岛善哉的“市民社会”论 128
4.战后的高岛善哉和“市民社会”论的形成 133
第六章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 139
1.内田义彦——战后讲座派马克思主义者 139
2.内田义彦的“市民社会论” 144
3.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论” 150
4.“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157
第七章 “市民社会论”的终结 164
1.“市民社会”与“大众社会”——20世纪60年代 164
2.“市民社会主义”及其挫折——20世纪70年代 170
3.“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与对葛兰西的纳入——20世纪80年代 175
4.“市民社会论”的立论依据及其消亡 182
第八章 现代的“市民社会论” 189
1.东欧革命和“市民社会”的再定义 189
2.“市民社会”和“社会资本”——以美国为例 196
3.“第三条道路”与“全球化的市民社会”——以英国为例 202
4.日本式新自由主义和“市民社会” 209
终章 “市民社会”曾为何意? 217
后记 227
参考文献 230
人名索引 250
译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