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
  • 作 者:刘邦凡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610148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逻辑与中国逻辑 1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 1

1.1 “逻辑”一词 1

1.2 逻辑的观念 2

1.3 关于“逻辑”的界定 4

第二节 什么是中国逻辑 9

2.1 关于“中国逻辑”概念的历史回顾 9

2.2 中国逻辑与名辩学 11

2.3 墨家辩学与墨家逻辑 12

2.4 “中国逻辑”的定义 13

第三节 逻辑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15

3.1 不同类型逻辑具有逻辑科学的共通性 16

3.2 不同类型逻辑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7

第四节 近代复兴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19

4.1 子学研究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19

4.2 因明传入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21

4.3 西方逻辑的传入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21

第五节 中国逻辑的未来 26

第二章 中国推类逻辑与中国古代数学 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数学概论 28

1.1 先秦与秦汉数学概论 28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数学概观 32

1.3 隋唐数学概观 40

1.4 宋元数学的基本内容 45

1.5 明朝数学的基本内容 55

1.6 清朝数学的主要内容 58

第二节 中国推类逻辑对秦汉数学的影响 64

2.1 《筭数书》中的“类”概念和“归类”方法 64

2.2 《周髀算经》初步的“推类”思想 66

2.3 《九章 算术》已经初步形成“以类合类”逻辑思路 69

2.4 “推类”思想在《九章 算术》中的深入应用 73

第三节 中国推类逻辑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数学的影响 79

3.1 赵爽《周髀算经注》的推类思想 79

3.2 孙子等算家之“推类”思想 81

3.3 刘徽注与先秦诸家 90

3.4 刘徽注用“率” 95

3.5 刘徽注对“推类”成分的论述 98

3.6 推类是刘徽注逻辑思路的主导推理类型 108

第四节 中国推类逻辑与隋唐宋元数学的影响 116

4.1 隋唐数学推类思想的止步不前 116

4.2 “推类”是《数书九章 》的基本推理类型 118

4.3 秦九韶逻辑思路的基本特色——在继承中创新 122

4.5 杨辉对推类方法的普及 131

4.6 贾宪逻辑思路的演绎性和程序性 133

4.7 朱世杰和李冶逻辑思路的创新 137

第五节 中国推类逻辑对明清数学的影响 142

5.1 中国推类逻辑对明朝数学研究的影响 142

5.2 中国古代逻辑对清朝数学研究的影响 146

5.3 结语 151

第六节 中国推类逻辑推动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152

6.1 “推类”是中国传统数学主导推理类型 152

6.2 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数学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 153

6.3 中国逻辑不是阻碍中国传统数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57

第三章 中国推类逻辑与中国古代农学 158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学概观 158

1.1 农书概观 158

1.2 农学家概览 165

第二节 比类、类以合类与中国古代农学理论编撰 172

第三节 易数推类是阐述中国古代农学理论的思维范式 175

3.1 三才思维范式在中国古代农学理论阐述中的体现 176

3.2 气化范式在中国古代农学理论阐述中的体现 177

3. 阴阳范式在中国古代农学理论阐述中的体现 178

3.4 五行范式在中国古代农学理论阐述中的体现 179

第四章 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医学 18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医学概观 180

1.1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 180

1.2 中国古代医学各科要义概说 182

第二节 易数推类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影响 191

第三节 取象比类是中医思维的核心 193

第四节 推类是中国古代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 196

第五章 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天文学 199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概观 199

1.1 从事天文的机构与人员 199

1.2 观测手段与研习——天学仪器与典籍 200

1.3 理论基础——宇宙论与天文学思想 201

1.4 数理天文学成就——历法 203

1.5 研究目的——功能及性质 204

1.6 中外天学交流及影响 205

1.7 中国古代天学的特征 207

第二节 易数推类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积极影响 208

第三节 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代天文理论的重要思维模式 210

第六章 中国逻辑与李约瑟问题 213

第一节 李约瑟问题 213

1.1 “李约瑟问题”的由来 213

1.2 关于“李约瑟问题”的回答 216

第二节 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220

2.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国逻辑的思维传统 220

2.1 中国近代科学的落伍与中国逻辑没有直接关系 222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3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