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饶平茶业三百年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饶平茶业三百年
  • 作 者:郑荣光等著;饶平县农业局,《广东茶业全书》编辑部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18069487
  • 标注页数:238 页
  • PDF页数:2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饶平茶业三百年&郑荣兴著 1

第一章 茶区的自然条件 2

第二章 茶叶生产的发展情况 6

第一节 茶叶生产发展概况 6

一、有清一代 6

二、民国时期 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7

第二节 各主要茶区生产发展概况 10

一、百花凤凰茶区 10

二、柏峻茶区 11

三、西岩茶区 12

四、建饶茶区 13

五、坪溪茶区 14

六、钱东茶区 14

七、渔村、新圩茶区 15

第三章 茶树品种及饶平名茶 18

第一节 饶平茶树品种的演变 18

第二节 各品种来源、分布及其表现 18

一、凤凰水仙 18

二、黄茶 19

三、小叶乌龙 19

四、梅占 19

五、毛蟹 19

六、福建水仙 20

七、本山 20

八、小叶奇兰 20

九、大叶乌龙 20

十、佛手 20

十一、白牡丹 21

十二、紫阳 21

十三、桃仁 21

十四、大红 21

十五、慢奇兰 21

十六、诏安八仙 21

第三节 饶平名优茶 22

一、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名优茶 22

二、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的名优茶 23

第四章 饶平茶树栽培及制茶技术的沿革 27

第一节 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 27

一、茶树育苗 27

二、新茶园的建造 28

三、种茶 28

四、茶园管理 30

第二节 茶叶采制技术及制茶工具的演变 34

一、茶叶采摘 34

二、茶叶初制技术及设备 35

三、茶叶精制 38

第五章 茶叶贸易 40

第一节 饶平乌龙茶的质量标准与审评方法 40

一、各级茶叶的质量标准 40

二、茶叶的审评方法 40

第二节 饶平茶叶的购销与价格 41

第六章 茶叶生产经营体制与管理机构 43

第一节 茶叶生产经营体制 43

一、清朝、民国时期的茶叶生产经营体制 4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茶叶生产经营体制 43

第二节 茶叶产销的管理机构 45

一、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生产主管部门 45

二、新中国成立后茶叶购销的主管部门 45

附录一 历年茶叶收购价格表 46

附录二 历年茶叶收购各项奖售表 52

附录三 饶平茶业大事记(1965—1987年) 55

附录四 饶平岭头单丛茶 56

一、品种来源 56

二、茶树主要性状及其栽培特点 56

三、品质特征及品种主要优势 57

四、采制的特点 58

五、影响品质问题的探讨 59

篇后记 61

新世纪之交的饶平茶业(1985—2010年)&饶平县农业局编 63

一、面向世纪之交的饶平茶业 64

二、饶平茶业技术进步 72

三、走向合作之路 81

四、饶平茶业发展前景 82

附录一 饶平重大茶事活动(1988—2010年) 86

附录二 岭头单丛茶综合标准 88

图集 115

饶平县域图 116

饶平所在位置 119

地方志关于饶平茶业的记载 120

茶区分布示意图 122

新塘待诏山(百花山)茶区 124

上饶(柏峻)茶区 138

饶洋新丰(西岩)茶区 141

建饶茶区 145

浮滨坪溪茶区 151

新圩渔村茶区 164

汤溪云盖月茶区 166

东山水美茶区 168

樟溪钱东茶区 171

协会·合作社 174

企业名片 175

荣誉 190

关怀与支持 192

茶事·茶文化节 198

农民科技培训 208

茶人足迹 212

咏茶诗词书法选 233

后记 23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