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燕国材,燕良轼,燕新民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6882
- 标注页数:596 页
- PDF页数:6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11 ≥5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燕国桢传略 1
一 马克思主义原理编 1
《马克思主义原理》 3
绪论 3
结束语:共产主义理想与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31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本质特征 56
关于理工科院校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建设的几点浅见 63
刍议《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的逻辑起点、主线、终点和体系建构问题 73
二 哲学理论与运用编 83
《唯物辩证法全方位拓新》 85
前言 85
主旋律 89
目录 90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若干理论问题商榷》 93
前言 93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创立的关系问题 96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直接继承前人的思想材料问题 110
辩证唯物史观的立足点突破口及其划时代发现——兼论人类最终的必然选择 12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思及提要 129
目录 129
前言 130
绪论 133
上编 唯物辨证论 139
下编 唯物辨证的世界观、人生观、知行观 151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体系新探——为纪念唯物辩证法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作 160
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突出贡献及其深远意义 186
浅议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194
试论毛泽东同志关于辩证法的概念范畴的新贡献 201
毛泽东提出的辩证法新概念的理论和认识意义——关于全局和局部范畴的新贡献,兼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17
从辩证法范畴逻辑演进链条中看毛泽东的新贡献 229
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看《实践论》对我国知行学说的发展——为纪念《实践论》发表45周年而作 240
邓小平理论,科学理论的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及其哲学基础 248
三 政治观点与实践编 253
不能以左为正刍议 255
抓住中心环节以带动其他的辩证法——学习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的点滴体会 26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全局”和“局部”范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73
关于反右反左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277
一点说明 277
前言 278
关于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矛盾性质问题 280
关于路线斗争中的左和右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 299
四 科学创造性思维编 319
科学创造性思维探索 321
自序 321
目录 325
引言 328
第一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333
第二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点——思维 356
第三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石——科学思维 391
第四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概念的逻辑提出及其科学界定和特殊本质规定 415
第五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主体组合、思维坐标和创新着力点的自觉选择 429
第六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的纵向宏观分解 453
第七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条件及其自觉活动的一般规律 468
第八章 科学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创造性实践多层次对应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486
后记 501
关于科学方法论的层次结构问题 503
五 中国哲学发展史编 507
从研究范畴的演进入手揭示哲学史发展的规律 509
关于古代思想家的路线功过判定问题商榷 518
从思维发展水平三个基本层次看《孙子兵法》的产生 525
略论柳宗元对中国古代元气本体论范畴的划时代贡献 537
王夫之与宋明理学的终结 544
六 思想道德教育观编 559
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与主要途径 561
我国新时期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发言提纲) 565
世界观人生观系统结构新析 567
七 家乡与宗族情结编 573
盘龙腾空召我归 575
关于宋教仁评价的几个问题 578
诗词十首 586
编后记 590
附录:燕国桢年谱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