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诊断听力学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诊断听力学
  • 作 者:王永华,徐飞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8122474
  • 标注页数:166 页
  • PDF页数:1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6 ≥1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论 1

第1章 纯音测听 5

1.1 听阈和听力级 5

1.2 听力计 6

1.2.1 听力计类型 6

1.2.2 听力计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7

1.2.3 听力计电声性能要求 8

1.2.4 听力计的校准要求 10

1.2.5 听力计的常规及主观检查方法 11

1.2.6 听力计的定期客观检查 11

1.2.7 基本校准检查 16

1.3 测听环境 16

1.3.1 测听室设计与建造 16

1.3.2 背景噪声要求 17

1.4 纯音测听方法 20

1.4.1 气导测听法 21

1.4.2 骨导测听法 23

1.5 声场测听与扩展高频测听 25

1.6 影响测听结果的因素 26

1.6.1 环境设备因素 26

1.6.2 受试者因素 26

1.6.3 测试者因素 26

1.7 测听结果的解释 27

1.7.1 听力图 27

1.7.2 听力曲线类型 28

1.7.3 听力损失分级 29

1.7.4 听力损失性质分类 29

第2章 声导抗测试 31

2.1 声导抗概述 31

2.2 中耳声导抗测试仪 31

2.3 测试原理 32

2.4 声导抗测试 32

2.4.1 鼓室导抗图 32

2.4.2 鼓室导抗图相关测试 34

2.4.3 声反射测试 38

第3章 言语测听 42

3.1 言语测听发展历史 42

3.2 言语测听设备 43

3.2.1 言语听力计 43

3.2.2 言语测试材料 44

3.2.3 言语测听室 47

3.3 言语测试方法 48

3.3.1 测试前准备 48

3.3.2 言语测试项目 48

3.4 言语听力图 50

3.5 影响言语测试的因素 51

3.5.1 测试材料与给声方式 51

3.5.2 测试信号的声学特性 51

3.5.3 测试方法 51

3.5.4 评分方法 51

3.5.5 患者相关情况 51

3.6 言语测听掩蔽 51

3.6.1 最低言语识别率级 52

3.6.2 有效言语掩蔽级 52

3.6.3 耳间衰减值 52

3.6.4 言语信号的偷听量 52

第4章 临床掩蔽 53

4.1 掩蔽的定义 53

4.2 掩蔽的原因 54

4.3 掩蔽的判断 56

4.4 掩蔽噪声的选择 58

4.5 掩蔽量的选择 58

4.5.1 有效掩蔽级与掩蔽噪声基准级 58

4.5.2 初始掩蔽量 60

4.5.3 个体堵耳效应的测量 61

4.6 掩蔽方法 61

4.6.1 平台法 61

4.6.2 阶梯法 63

4.6.3 最大掩蔽量和掩蔽难题 64

第5章 听觉诱发电位 66

5.1 诱发电位概述 66

5.2 听觉诱发电位发展史 66

5.3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类 67

5.4 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技术 69

5.4.1 信号平均叠加技术 69

5.4.2 刺激声种类及选择 69

5.4.3 测试环境要求 71

5.5 耳蜗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72

5.5.1 测试前准备 72

5.5.2 电极及其记录方法 72

5.5.3 耳蜗电图的特点 73

5.5.4 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 76

5.6 听性脑干反应 78

5.6.1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技术 78

5.6.2 ABR的相关影响因素 80

5.6.3 听性脑干反应波形来源 81

5.6.4 ABR的临床应用 81

5.7 听性稳态反应 88

5.7.1 听性稳态反应的起源 89

5.7.2 听性稳态反应的产生原理 89

5.7.3 听性稳态反应记录 90

5.7.4 听性稳态反应的影响因素 91

5.7.5 听性稳态反应的临床应用 92

5.7.6 听性稳态反应的优缺点 93

5.8 其他听诱发电位 93

5.8.1 慢皮层反应 93

5.8.2 事件相关电位 95

5.8.3 失匹配负波 97

5.8.4 耳后肌反应 98

第6章 小儿听力测试与诊断 100

6.1 小儿行为观察测听 100

6.1.1 小儿听觉相关发育历程 101

6.1.2 BOA的临床价值 103

6.1.3 基本要求 103

6.1.4 BOA测试的注意事项 105

6.1.5 BOA的局限性 106

6.1.6 测试要点 106

6.2 视觉强化测听 106

6.2.1 适用年龄 107

6.2.2 测试准备 107

6.2.3 刺激声的选择及给声方式 110

6.2.4 测试过程 110

6.2.5 结果的解释 113

6.3 条件游戏测听 114

6.3.1 适用年龄评估 114

6.3.2 测试前准备 115

6.3.3 条件化训练 116

6.3.4 正式测试 117

6.3.5 小儿不配合的处理 118

6.3.6 父母的作用 119

6.3.7 重度听力损失聋儿测试 119

6.3.8 特殊测试技术 119

6.4 小儿听力学诊断 120

6.4.1 病史采集 120

6.4.2 测试方法的选择与交叉检验原则 122

6.4.3 小儿功能性听觉评价 124

第7章 耳声发射 125

7.1 耳声发射概述 125

7.1.1 耳声发射的发生机制 125

7.1.2 耳声发射的分类 126

7.1.3 耳声发射的特点 126

7.2 耳声发射测试原理与方法 126

7.2.1 耳声发射测试原理 126

7.2.2 耳声发射记录 127

7.3 耳声发射的临床价值 127

7.4 自发性耳声发射 128

7.5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 128

7.5.1 测试参数与操作 128

7.5.2 结果显示与评估 128

7.5.3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特点 130

7.5.4 瞬态耳声发射临床应用 130

7.6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131

7.6.1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记录 131

7.6.2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反应图 132

7.6.3 DPOAE的特点 132

7.6.4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因素 134

7.6.5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临床应用 134

第8章 听力筛查 136

8.1 婴幼儿听力筛查 136

8.1.1 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病率 136

8.1.2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 137

8.1.3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 137

8.1.4 婴幼儿听力筛查方案 138

8.1.5 筛查后的听力学诊断 139

8.1.6 筛查后随访 140

8.1.7 听力筛查中的职责分工 140

8.1.8 听力筛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41

8.1.9 筛查质量的评估 141

8.2 其他类型听力筛查 141

8.2.1 中耳病变筛查 142

8.2.2 基因筛查 144

第9章 定位诊断行为测听法 146

9.1 重振及响度平衡测试 147

9.1.1 重振 147

9.1.2 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 147

9.1.3 同时双耳响度平衡试验 150

9.1.4 单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 150

9.2 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 150

9.3 音衰试验 151

9.3.1 音衰试验 151

9.3.2 常用的音衰测试 151

9.4 自描听力计测听 153

第10章 非器质性听力损失 155

10.1 非器质性听力损失表现类型 155

10.1.1 按发病耳分 155

10.1.2 按发病年龄分 155

10.1.3 按发病原因分 156

10.2 非器质性听力损失的行为特征 156

10.3 预判非器质性聋 156

10.3.1 缺少误报反应 156

10.3.2 听力图的变化 157

10.3.3 没有影子听力 157

10.3.4 言语识别阈 157

10.3.5 言语识别率 157

10.4 非器质性聋的听力学测试 157

10.4.1 行为测听 157

10.4.2 生理学测试 160

10.5 非器质性聋的诊断 161

参考文献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