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3447624
- 标注页数:204 页
- PDF页数:2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3 ≥2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选题缘由 3
二、核心概念与基本思路 5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9
四、前沿动态 11
五、研究方法 17
六、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 17
第一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19
一、积极道德教育的社会建构主义意蕴 19
二、积极道德教育的现象学视角 24
三、积极道德教育的美德伦理学思考 30
第二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心理学渊源 33
一、积极道德教育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铺垫 33
二、积极道德教育的积极心理学导引 37
三、积极道德教育的积极心理治疗渗透 44
第三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德育学背景 49
一、消极取向的教育与道德教育 49
二、西方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研究 53
三、当代中国积极取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1
第四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67
一、积极与消极:一种观念的颠覆 67
二、积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核心思想 71
三、积极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 75
第五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87
一、向善与趋恶:论积极道德教育的人性预设 87
二、扬善与抑恶:论积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 93
三、增加与删除:论积极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 99
第六章 积极品德培养的要素机制 104
一、积极体验:积极品德培养的实现途径 104
二、积极认知:积极品德培养的中介环节 109
三、积极行为:积极品德的最终目标 113
第七章 积极品德培养的动力机制 118
一、道德需要:积极品德培养的动力源泉 118
二、内在动机:积极品德培养的直接推动 123
三、自我效能:积极品德培养的调控机制 127
第八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主体与关系 132
一、积极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者 132
二、积极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 143
三、积极道德教育的教育关系 152
第九章 积极道德教育的方法应用 159
一、建立积极道德教育关系的方法 160
二、促成教育者人格完善的方法 167
三、促进受教育者美德形成的方法 172
四、积极道德教育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177
五、积极道德教育对惩罚的理解和应用 183
结语 积极道德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88
一、总结与反思:积极道德教育研究的自我评价 188
二、展望与设想:积极道德教育研究的未来预测 190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3